在靖边除了看红砂卯,神树涧的古柳,统万城,我们还走进陕北的窑洞,明长城的遗址。靖边是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激烈碰撞的地方,是知名的古战场,如今的靖边,安静祥和,游走在历史与现实之中,靖边给予我们很多很大的思考空间。


靖边的窑洞。已经废弃很久了。现在的靖边人有钱了,很多人住进了砖房楼房,住窑洞的似乎越来越少。20多年前到陕北,住过这样的窑洞,当时的我坐在热炕上,炕上炕下坐满了人,他们笑问我说城里人是不是钱多的用钞票糊墙围子。晚上睡觉,村里一位准备结婚的姑娘居然拿来了她结婚时要用的新被子。虽然那时不是在靖边,但一看到这窑洞,往事便历历在目。

这是靖边的一座水库,好一块水草丰美的地方。在这里遇到了一位女牧羊人,她不让我靠近她的羊群,还告诉我,她的一只小羊刚刚被毒蜂蜇死了,大概她是怕我也被毒蜂蛰了吧。

这水库就在我们要去的明长城脚下,也是靖边人开发的一个度假村。

晚上我们就在水库边吃水库里的鱼,现吃现杀现做,非常鲜美。喝的茶,咸咸的,有盐,吃饱喝足后,屋外已是满天星斗。

这就是明代的长城遗址。

建在高高的山梁上。

一个 烽燧中已长出一大一小两棵树。

看到一对恋人相互依偎着坐在高高的烽燧上,古时防御打仗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年轻人恋爱的去处。坐在在这高高的烽燧上,看着苍茫的大地,和爱的人在一起,谈一场恋爱,好有诗意啊。

在这里,我们盘桓良久,想起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边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也再次吟诵起唐代诗人陈陶的诗: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还有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据说在靖边还有范仲淹的行营遗址。)

许许多多古代诗人的边塞诗似乎在这里都被激活了。

夕阳西下,烽燧静默无语,我们祈祷祥和与宁静永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