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雾中的团标峪------走进大秦岭之三十七

(2011-12-04 19:18:04)
标签:

秦岭

团标峪

    12月3日,随大孟户外,从周至的团标峪穿越马岔沟。这一天的雾特大,连山的样子也看不见,路很好走很休闲,对强驴来说有点“倒带”。 选择这条路线,一是没有走过,二是特别想看看团标峪内的12座庙宇,还有途中的两块奇石。

   团标峪位于周至县境内,距离西安城区80公里。峪内有12座寺庙,传说始建于隋末唐初,依山就势,星罗棋布,有“十二天门”之称。山中有巨石,自然成塔,如利剑倚天,直指苍穹,气挚雄伟、咄咄逼人,人称“旗杆石”,还有一石更为神奇,其形为锥,酷似陀螺,前后有垫石支撑,大风吹时,不时摆动晃悠,常人相望,急欲避之,唯恐伤人。实际上,此石稳若泰山,虽经千年苍桑,却能在摆动之中安之若泰,人称“风摆石”。

    然而大雾封锁了一切。虽然有雾,按大孟的话,只要进的山来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就好,城里的大雾有可能是尘霾,山的大雾就是仙界了。大孟户外的领队大孟是个漂亮的女子,既活泼又温馨,整个团队人不多,像一个大家庭,欢声笑语不断,能歌善舞者多,休息时,有男驴手持竹竿跳起了钢管舞,令人捧腹大笑,大雾之中,只闻人声,不见人影,笑声激荡着山谷,仿佛天上的神仙嬉戏在人间一般。

   本次登山照片虽然全部来自山里,却无法见山,滴水藏海,就让我们从满山的落叶与云雾来感受冬日的大山吧。


大雾中的团标峪------走进大秦岭之三十七



    看不见山,只看见脚下的落叶像厚被一样盖住了山体,走在上面松软又有弹性。山中寂静,此时只听到脚底与树叶发出的飒飒声。


   
           大雾中的团标峪------走进大秦岭之三十七


            山中多柿树,时不时可见一树的柿子,浓雾中就像金色的小桔灯,让我们眼前一亮。



大雾中的团标峪------走进大秦岭之三十七






大雾中的团标峪------走进大秦岭之三十七






大雾中的团标峪------走进大秦岭之三十七


    山中的树叶几乎落光了,偶尔可见一支伸出的树枝,挂满叶子,也枯黄了,轻轻一碰,便有几片簌簌落下。有道是不败的花是没有生命的花,大自然花开花落生生不息,落叶正是生命的一种律动。一年四季爬山,感受着山的生命,山的律动,山的变化,山的奇妙,自己的生命也越来越豁达了。

 

大雾中的团标峪------走进大秦岭之三十七

 



大雾中的团标峪------走进大秦岭之三十七

 

     


大雾中的团标峪------走进大秦岭之三十七


    这棵树就像穿着一个绿马甲,绿绿的苔藓很吸引我。最近在看台湾作家林谷芳的书《画禅》,里面特别讲到了苔藓的禅意:苔藓很敏感,雨过则润、雨停则枯,而且生命很强韧,经年累月不雨,状似干枯,然而一朝遇雨则润,行者亦如苔藓一般,敏于外物,心无染尘,尽享万古长天,一朝风月。自打看了林谷芳的书,对司空见惯的苔藓便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大雾中的团标峪------走进大秦岭之三十七

     天气越来越冷,山里更冷。茅草上挂满了霜,一些枝条被冰包裹,还有像金丝菊一样的冰挂。在白色的冰霜中还看到很多小红果,红白相衬,漂亮极了。

 

大雾中的团标峪------走进大秦岭之三十七





大雾中的团标峪------走进大秦岭之三十七

 

      中午两点,在一山民家休息吃午饭。驴友们唱歌跳舞拍照,那种释放天真的快乐是专属驴友的。

      下面照片山民房屋墙上悬挂的是蜜蜂过冬的蜂箱,全部用泥糊起来,只留一个小小的孔出气,第一次见到。

     

大雾中的团标峪------走进大秦岭之三十七

 

                 下面这张照片拿竹竿的就是跳钢管舞的那位可爱的驴友。

 

大雾中的团标峪------走进大秦岭之三十七

 

                        男驴友们在拍照,女驴友们摆起了造型,瞧瞧我在那里?


大雾中的团标峪------走进大秦岭之三十七

 

                   再来看看俺的登山照,模模糊糊却正合我意,这年龄不敢照的太清楚。

 

                 大雾中的团标峪------走进大秦岭之三十七




                 大雾中的团标峪------走进大秦岭之三十七

 

            出山时,见到一座漂亮的庭院,大门紧闭,门两边的对联,我很喜欢,一并记录在这里。


大雾中的团标峪------走进大秦岭之三十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