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知识点教学法就是以知识点为核心组织和开展教学的一种方法。具体说,就是围绕知识点学习教材,深化教材。用知识点去展开教材的逻辑序列,用知识点去搭建知识结构,用知识点去培训学生的各种能力。知识点教学法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提高学力,使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获得同步发展。
二、特点:
对知识点的定义各学科没有统一的认识,但通常知识点是指知识的最基本、又能够独立的知识,这些知识是构建知识结构的最小单位。知识点是教材的重点和核心,抓住了知识点就抓住了教材的重点和核心。知识点又是后续学习的认知前提,是思维的起点和纽带,抓住了知识点就打开了思维的门锁。再说知识点又是命题双向细目表中的坐标,抓住了知识点,就抓住了考点。
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在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成为现代教学和传统教学之间一种较为实际而又高效的课堂主流教学模式。
在中国教育改革的实践如火如荼进行时,教学中显现出的矛盾也日益尖锐,一方面是教师在改革春风沐浴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成长的现代教育思想,另一方面又是“唯分数论”、“升学第一”的应试教育观,结果是越改学生的学习负担越重,越改教师就越无所适从。
与其让教师和学生背负“应试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双重负担,还不如在“课程改革”条件不成熟、不完备的条件下,另辟奇径,研究和寻找“既对社会负责,又对历史负责”的新的教学方法。对社会负责就是要有优良的教学成绩,较高的升学率,使家长满意,使社会和谐稳定;对历史负责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我国传统教学是国际上公认的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只是存在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能否吸取其效率高的优点,扬弃其被动学习的缺点,形成一种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的教学方法呢?知识点教学法就是在这种渴望减负高效,又张扬东方文化的氛围中萌发了。
2.知识点教学法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对当前的课堂改革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能引导教学和教学改革摆脱形式、追求实效、中西结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