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子》选读一 教案

(2012-01-06 20:12:50)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情感

文部

第十一课    《孟子》选读一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在课程标准中,还特意提到了诵读方法。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

课程标准还特别重视加强积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等。”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孟子》选读一是经典诵读文部的第十一课。

学生情况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35首古诗,三首词,及《论语》5篇,能知道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的方法,对孔子有了初步的了解,能背《三字经》,听过孟母教子的故事。但对孟子还不了解。

三、教学目标 

1、能读会背课文,能借助注释和大意了解课文的内容。

2、能根据自己的感悟读出韵味,激发学生热爱古诗文,从中受到道德教育。

3、了解孟子及其相关文学知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处理句子中的自然停顿。读通古文,读出韵味,产生读的兴趣。

难点:理解感悟文中思想。

五、教学过程:

       “精彩三十秒”,课前背诵《三字经》

(一)导入

1、教师根据学生背诵的《三字经》中句子“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提问:这是两个古代故事,谁听说过?有学生可能会讲孟母教子的故事。

 [屏幕展示]孟母教子图。分别解释故事的意义:要多学习,不能半途而废。(学生可以讲述这两个小故事,如果学生不太清楚,教师可以声情并茂的讲一讲。)

就是这位伟大的母亲,培养出了我国古代又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孟子。

2、简介孟子。

课下谁搜集到了关于孟子的资料?学生汇报。(教师对于学生搜集的资料,可以给予相关的点评:从哪些方面收集。给学生以方法的指导。还可以将学生搜集的资料贴在一处下课继续学习。)

小结:教师提炼。[屏幕展示]孟子头像及相关资料。(教师方法指导:关于人物简介我们就可以了解这些信息。)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筛选信息的方法。

[屏幕展示]孟子故里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到真实,而且体会到孟子的影响深远。顺便统计山东的学生,让他们感到自豪。

3、简介《孟子》:

导语:记录孔子和他学生言行的一本书是什么?学生回答《论语》。那么记录孟子和他学生言行的一本书叫《孟子》,[屏幕展示]《孟子》简介。教师顺势板书《孟子》。

[屏幕展示]《孟子》七篇,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

板书:选读一

(二)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借助音节自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多拼两遍。

2、同桌互读,读通词句。

同桌互听互读,听听他读的音对不对。如果有和你读的音不一样的字,请拼读检查一下,谁错了,就赶快改过来。

3、指名读全文。读屏幕课文,按自己的理解读通顺,做到词连读,有停顿。

[屏幕展示]易读错的字。(老师要提醒大家把这几个字音读准确。)

如遇到学生读音有问题时,教师出示多音字“教”和“长”,在辨析理解中确定读音。

4、听读评改,听听他哪里读得好,哪里需要改进,如果是你,应该怎样读。

【设计意图】倾听能力,取长补短。

5、自学,交流。(通过自学,你了解到了那些内容?)

(1)学生根据注释和大意理解内容,试说意思。

(2)结组互相说一说。指名说,其他同学补充。教师给与纠正。

6、谁还有不懂的词句提出来。同学间互相答惑解疑,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解答。教师予以订正。

A:司徒: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官职之一。不同的时代,其官职不同、地位不同。其职责是管理民众、土地和教育等行政事务。这里的司徒是长管教育的。

B:契:人名。传说是舜的臣。虞舜指派司徒-禹去治水,那时虞舜也派契、后稷帮助禹治水;十三年后,禹总算治好水了,同时也封契于商(今陜西省商县),虞舜又命契为司徒,主要掌管教育的官,相当于现今的教育部部长。(当做小故事介绍给学生)

C:“逸居”:住的安逸,就是住的很舒服。

D:“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如果没有教育,就接近于禽兽了。

E;“使”,派,指派,派遣。

F:人伦:伦理道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G:亲:骨肉之亲,亲情。父慈子孝。父亲爱孩子,孩子孝敬父亲。

教师边解释,同时板书:亲。以下相同。

H;:义:礼义。礼貌,上级对下级和善,下级对上级尊重。

I:别:区别。区分出内外。爸爸在外面挣钱,妈妈在家做家务。

J:序:顺序。大小。尊重年长的,爱惜比自己小的。我们熟知的“孔融让梨”

就是讲究了“序”。

K:信:诚信。说话算话,对朋友真诚,讲信用。

你还有哪里不懂或是不明白?

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8、通过读,你能说说教什么伦理了吗?

划重点句,屏幕出示“父子有亲——朋友有信”

读一读,感悟。说说你的理解,应该怎么样读出节奏。

(三)多种形式读。

1、师生接读。男女生对读。教师请一名学生打拍子示范读。学生自创形式读。

2、填空练习:见屏幕。请把这些内容抄在“母语”课堂本上。

3、回归全文。齐背课文。

(四)、拓展提高

1、孟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他最强调的是内心的道德修养;同时认为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变先天的心性。环境对人很重要,为了传承他的思想,为了歌颂伟大的孟母,也为了天下的儿女们懂得感恩母亲。从07年开始,每年的农历初二(孟母的生日),在孟子的故乡邹城举办中华母亲文化节。

[屏幕展示]文化节图片,感受场面的隆重。

2、我们班同学有搜集名人名言的习惯,谁搜集到了孟子的名言,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读自己搜集到的名言。

3、老师也推荐给你们几句孟子名言。[屏幕展示]出示关于孟子的名言。引导读一读,说一说对我们学习生活的引导与激励。课后抄在摘抄本上。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附板书:

《孟子》选读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