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说新语故事(350)曹操杨修竞猜谜

(2018-07-16 21:55:48)
标签:

刘义庆

世说新语

曹操

杨修

猜谜

【原文】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脩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字。魏武谓脩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脩别记所知。脩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虀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脩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引子】(1)曹娥为东汉著名的孝女。《后汉书·列女传》载: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县长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为立碑焉【曹娥之父曹盱是个神汉,负责祭祀。东汉汉安二年(143年)端午,曹盱驾船在舜江中迎神,不幸落水溺亡。孝女曹娥时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哭寻父亲。十七天后即五月二十二日,她投了江。五日后她的尸体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为纪念她,人们改舜江为曹娥江。元嘉元年(151年),上虞县令度尚改葬曹娥于江南道旁,命弟子邯郸淳作诔辞,刻石立碑,以彰孝烈。后蔡邕造访,因天色已晚看不清文字,他便用手摸索着阅读碑文,并在碑后题写八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读“机揪”,捣碎生姜大蒜的器具)】。

2)辞,辞的异体字是辤。

【白话】有次,杨修跟随魏武帝曹操路过曹娥的陵墓。只见纪念碑的背面题写着“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个大字。曹操就问杨脩:“先生猜出是什么意思了吗?”杨脩回答:“主公,卑职猜出来了。”曹操说:“先生暂时不要说出来,等我想想。”约莫走了三十来里路,曹操才说:“孤想明白了。”他叫杨脩把猜出的谜底另纸写下,以便互相对照。杨脩给出的谜底是:黄绢,就是染色的丝,合成绝字;幼妇,即为少女,合成一个妙字;外孙,就是女儿的儿子,女子合成好字;虀臼,是承受辛辣的,受辛合成辞(辤)字。因此,谜底就是“绝妙好辞”。拿过曹操自己写出的谜底,与杨脩的一模一样。曹操对此极为感慨,说道:“孤的才智不如先生,差距居然多达三十里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