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包封写法

(2009-09-01 16:07:09)
标签:

杂谈

关于逢年过节要向先人汇冥钱这个传统怎么来的三言两语估计就说不清了,民间有传统也有很多典故,也和宗教信仰有关。除夕烧袱意为请往生先人回来与后辈佳节同乐。清明本是为介子推寒食扫墓,后来慢慢就慧及到自家先人,再比如“包袱”日期上的“上元”、“中元”、“下元”又与道教三元对应。道教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水”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中元闹鬼,是为鬼节。另一说法是: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节日由来,也就是三官诞生之日。而中元即七月十五也是佛教盂兰盆节,当然也和地狱和鬼有关,再说有些“包袱”皮儿上会印有莲花图纹,那也是明显佛教特征了,当然道家诸神好像也有坐莲的习惯。说法很多,不一一细说了。

说“包袱”。所谓“包袱”,等同于阳世的汇款单。写得不对,阴间的往生先人肯定是收不到的吧?冥府银行不知道往那儿转不是?呵呵……

其实中国之大,“包袱”皮儿写法,各地也不尽相同,我就说说我所知道的吧。

和写信封一样(白冰家乡管“包袱”也叫“包封”),首先正面右上角要写汇款原由及时间,有些地方还要写“金额”。比如:

写法一:

中元寄钱

写法二:

上元会之期虔俱信袱拾大封

写法三:

时值中元大会

第二种为我们那儿的写法,“上元会之期”即时间缘由,“拾大封”即为金额,“奉”另启一行,以示尊重。

中间写收款人,即先人名讳。根据时间长远,也可在文字上有所体现,比如:“故”、“已故”或“新逝”。然后按习惯,不管先人在世时是否真个荣耀过,后面都要加个“显”字以示后辈荣光。再后面是大名,按古例,不能直呼,要讳。

写法一:

故显考某府讳某某老大人
魂下受用

写法二:

故显考某公某某老大人
单魂收用

其中,先人为男性曰“考”,女性曰“妣”,对应就是“老大人”或“老儒人”。姓后为辈份,儿子写给父亲就是“显考”或“某父”,孙子写就是“显祖考”或“某公”,溯及后面祖,曾祖同理。“某府”即为某家之事。有些地方,“讳”字还要往右挪半字距离。在我家乡,写法二中,还可以不只一人。比如,同时落爷爷奶奶奶两人,“单”改为“双”魂收用即可。传统女姓无大名,“考”、“妣”同列,男性在右,女性在左,且只称其姓而无名,写出姓氏即可。“魂下受用”什么的可接着下面写,也可另启一行左下角书写。

然后,在收款人左下角落汇款人。

写法一:

即日化
子某某某
媳某某某

写法二:

孝子某某某 叩首
媳某某某

“即日化”相当于时间戳,等同于“此时汇”。和上同理,女的不落名,只道姓氏。未出嫁的女儿、孙女可以写名字,但出嫁后成了别人家的人,也就不能再写了。“叩首”和上面“受用”同理,表示尊重的意思。

第二种写法还未完,另启一行,在最左边,要强调一下时间:“天运戊子年正月十五日于火中化白”,其中“天运”也可写为“阴历”,而年份要用甲子纪年。“火中化白”和上面第一种写法的“即日化”一个道理。

有些地方,在“包袱”背面,还要写一个字:“封”。草体,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不要让别人舀了去。

另,地府也可能有地痞流氓,所以伴随邮给收件人大批包袱的同时,人们还会写上一两个特殊的包袱,正面中间写“地盘业主 孤魂野鬼”,右侧写“魂下受用”。汇点钱,打点打点,照顾下自家人,呵呵……

后记:写“包袱”不能等同于迷信,祭祖是为传统正宗,也是美德!该有的礼数,咱还是不能忘。再说又不是什么“太牢之礼”,简单的操办一下,作为后辈也是应该的。至于,“包袱”皮儿写法,大体我记得是这样吧,如有何不妥,欢迎有心人指教!白冰虚心学习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