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卷入、交互分析
(2023-03-08 18:43:04)分类: 深痕浅迹 |
《应用心理学:卷入、交互分析》
【20230308】
(1)卷入
有一位女士,渴望与男性交往,却只会使用一种卑微、讨好的姿态,并等待着一次又一次的抛弃。
一位老师提醒我:小心,不要卷入。
卷入?不可能!
坐在飞机里,我慢慢思考,也许我对她可能真的超出了共情,混杂进了一些同情和共振:她身上的坚韧、卑微、克制的态度触发了我,因为我自己也是一个坚韧和克制的人,并时刻感觉到自己在世界面前的渺小,于是产生了一种不服--虽然我可以接受一切,但我的意志不会被打倒。在她这里,我对她的命运和她的卑微态度感到不服,认为她值得拥有更好的东西、拥有更自信舒展的生活。而这些,就会让我产生一种帮助她的期待,这种期待,就成为了“卷入”。
对别人的关心,常常不仅仅是因为对方,更是因为你自己—你某些地方没有获得的满足,需要看到它在对方身上实现。
(2)交互分析疗法
按照交互分析理论,每个人人格中都有三部分: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儿童自我。只有对等(如成人自我和成人自我)或互补(父母自我和儿童自我)的交流才是有效的交流。
有一位女士,她一直活在儿童自我中。按照该理论,我有三种和她交流的方式:
一、用我的儿童自我和她的儿童自我交流。交流会很顺畅,但我担心这种交流缺乏边界,容易过于亲密,使她对我产生投射,带来很多麻烦。
二、用我的父母自我与她的儿童自我沟通。尝试了几次,但她是个不想站起来的孩子,我太累了,也拖不动她。
三、用我的成人自我与她的成人自我沟通。但她的成人自我大部分时间都缺位,便造成沟通的中断。
这么一分析,虽然结论依然是我们无法有好的交流,但我的心里敞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