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频率
(2022-07-13 22:05:05)| 分类: 西窗烛影 |
《我们的频率》
【20220713】
“我踩着不变的步伐,是为了配合你的到来,在慌张迟疑的时候,请跟我来。我带着梦幻的期待,是无法按捺的情怀,在你不注意的时候,请跟我来—”
这首老歌,舒缓悠扬,一拍一拍,拨动心弦,不经意间,飞过耳畔,萦绕不绝,久久回响(哈哈,playback)。
记得有篇文章说,两个人在一起走路,他们都会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步伐,使频率趋于一致。
记得另有一篇文章说,倾听别人的时候,倾听师要学会调整自己,让自己与讲述人的呼吸同频,此时更容易共情。
记得还有一篇文章说,夫妻日久,相貌渐近,似乎双方都在调整自己“身体的频率”。
记得小时候一本物理书上有一篇文章说(NND,这些年脑子里都塞了些什么),一队俄国士兵列队跑过一座非常坚固的大桥,结果大桥垮塌了,经查,大桥的频率和士兵跑操的频率正好一致,发生共振,能量积累,就芭比Q了。
每个人、每个物体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频率(F)。
一个人的频率包含多个维度,而且随着时间,按自有的规律,不断变化。(F=f1*f2*…*fn(t),数学语言简洁精确,在此刻,胜过任何语言,因此,支持儿子继续读数学专业)
当两个频率相近的人偶然交会,就会产生共鸣,并常常伴有一种美好的感觉,温暖、安全、和谐—这就是“在一起”的感觉吧。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痴迷于对这种感觉的追求,又引发出多少曲折传奇故事,却注定悲多欢少。(if(F1(t)==F2(t))printf(“爽!我还要!”) //C语言也不错)
一时的同频,一瞬的“在一起”,只是时空交错中的偶然相遇。
一旦陷入执着,着了相,就会“踩着不变的步伐,配合你的到来”。
但此时的你,还是真正的你吗?
【最近登录新浪博客,常常提示“系统维护”,很多功能已被削减,仅能显示两周内文章。到知乎上搜了一下,大家普遍认为新浪博客就要关停了。这个自2006年开始打造的小家,就要拆掉了。我还没有找到类似的可替代的网络平台,来承载这种较长的纯文,看来,我们这一代网民,正在成为互联网的前朝遗老。在此,提前缅怀一下我的新浪博客和我的青春岁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