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虐待及其对大脑发育的损害
(2013-10-07 19:03:28)
标签:
儿童受虐健康养育抚养育儿 |
分类: 心理 |
儿童虐待及其对大脑发育的损害
-焦富勇等主编《儿童虐待预防与处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版。
近年来,人们对大脑早期发育的研究出现一个高潮,儿童虐待对婴幼儿时期及儿童早期大脑发育的影响就是其中之一。研究结果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发生在儿童期的长时间、严重或不可预知的外力包括虐待,可以改变大脑发育的生理学过程。这种改变反过来又会对儿童的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大脑的各个部分通过接受各种能够引起该区生理活动的刺激而得到发育。随着年龄的增大,大脑的体积逐渐变大,密度也越来越高。3岁时儿童大脑的体积已经接近成人的90%。如果缺乏营养和刺激,比如父母或照看者不关心、不善待孩子,儿童的大脑发育即会受损。由于大脑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其很快就能像适应正常环境一样适应不良环境。
但是长期的压力可以使那些与焦虑和恐惧有关的大脑区域神经通路变得敏感,并使该区大脑过度发育,而其他区域大脑的神经通路则变得不敏感,出现大脑发育不良。遭受躯体虐待、性虐待或是长期被忽视的儿童,他们的大脑将集中资源应对如何生存的问题,以及应对来自周围环境的各种威胁。这种恐惧感的长期刺激意味着大脑的某些特定区域会频繁地被活化,因此这些区域就会出现过度发育,进而占去那些不能被活化的区域,如与综合思考能力有关的区域发展空间。最后的结果将会导致与恐惧反应无关的大脑学习区域没有发展其功能。
婴幼儿期及儿童期的体验对大脑发育的影响是一个人智力、情感和人格发育的基础。如果这些体验一开始就是消极的,并且缺乏针对性地干预,那么儿童可能就出现贯穿其一生的情感、行为和学习问题。例如,如果儿童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遭受过长期的虐待和忽视,那么他以后永远都会生活在容易受刺激,或精神分裂,或对假象威胁感到焦虑的状态中。他们从社会、情感和认知体验中获益的能力也将受损。儿童必须“全神贯注”才能获得、整合来自课堂或社会的新信息,但是受过精神创伤的儿童很少能达到这种状态。未能与看护者建立健康依恋的儿童,早期情感体验没有为情感发育打下必要的基础,他们转移情感的能力都很有限。悔恨和转移情感的能力是建立在相应体验基础上的。如果一个孩子已经走到了极端,对任何人都没有情感依恋,那你不能期望他会为伤害甚至杀死某个人而感到自责。
有证据表明,发生儿童虐待以后,全面的早期干预能使其对大脑发育的长期影响达到最小。但是与虐待和忽视发生后再来干预相比,防患于未然无疑更为明智,因为无论从人性的角度还是从经济的角度看,抚平儿童所受创伤的代价都比预防虐待、促进儿童大脑健康发育所付出的代价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