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怎样的思考?
(2023-10-17 06:38:38)
工作挺累的,特别是刚性任务比较集中,疲惫感就会增加。当然是想坚持下去,自己也明白,坚持下去,才会有成就。但还是免不了有疑惑,这样坚持下去的意义。收获和付出是否对等?在坚持的同时,我一定是放弃了自己的某些东西,例如,在轻松的环境下的思考。现在,我是很忙,几乎不可能在轻松的环境下思考,那么,现在所有的思考都带着一种“紧迫性”、“功利性”、“任务性”,这种思考能否直达本质,在我的心里是疑惑的。
思考是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中,在嘈杂的环境中,很难。自己当然是可以进行微调的,但改变不了大局。
如何调整?
1、是坚持还是放弃?从对未来的预期来看,过去我没有坚持,也是可以挺过来的,结果也不会太差,甚至还由于拖延,等到了最恰当的时机。可见,“坚持”真不一定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但我还是想“坚持”,想尝试一下,坚持下去,会有什么结果。可以肯定的是,坚持下去,一定不会太差。
2、什么样的“坚持”?不是傻傻的坚持,而是带有清醒调整的坚持。也就是说,是改进了的坚持。要学会营造一下“轻松的环境”,要学会跳出具体的事务性的东西去思考,去坚持。我喜欢的思考,是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进行的,这样的思考更容易跳出事务本身,从旁观者的角度,甚至从上帝的角度去观察,带有客观性。越是贴近事物,越是容易误判。局限性就更大,因为离事物太近了嘛,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但如果不贴近事物,就不能获得直观的感受,不能获得第一手的材料,这时候的思考就又比较空,也很容易陷入主观主义、经验主义的泥潭。所以,这就是辩证法。
3、高屋建瓴哪有那么容易。校长可能就是因为太专注于事物本身而失去了对大局的敏感判断,我不能犯他的错误。专注事物本身是有可能“自得其乐”的,但,这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