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年生活的主题词:变化

(2023-09-01 12:34:51)
  今天是9月1日,新学年的开学第一天。时间过得很快,事物变化也很快,从去年到今年,周老师去世快一年了,我也调了工作单位,儿子也结婚了,跟我们联系得也少了。

  周春的离世对我来说是一个“里程碑”,一个“超越”的里程碑。它告诉我一个残酷的现实:一个人总要离去;一个人的离去对这个地球没有影响;一个人的离去对于其它人也没有影响(除去极其亲密的人);不要将自己的作用放大,不要将自己的地位拔高,实际上,一个人只属于自己,对于这个世界,对于其它人,你什么都不是;基于上述原因,一个人,不需要将“责任”看得过大,你只需要对自己负责任就可以了,至于所谓的“社会责任”,并没有你认为的那样大;总的结论是:我要对自己负责,过好自己的人生。这一年,我做到了,我没有留恋,也没有悲伤,更没有停步,我继续走我自己的路了,周春没有实现的理想生活我实现了,周春没有走过的路我走过了,我想,这就是超越。这种超越,不是对周春的不敬,而恰恰相反,是尊敬,因为我敬畏的是规律,是现实,而不是所谓的感情。感情是可变的,不同的环境,爱可以瞬间转变为恨,尊敬瞬间可以转变为藐视。我想念和怀念周春,一个用生命与我交往的良师益友。

  今年的大变化之一,是我换了个单位。求仁得仁,我内心是极其高兴的。新环境对我而言是个挑战,更是个机遇。虽然从修行的角度说,环境是次要的,关键是内心的修为,但对于我这样一个不成熟的人来说,环境的历练更有利于我的成长。一个人的修行不能只是发于内心,也需要外力的借入,“仙人指路”除了直接灌顶之外,还有就是通过环境与外部条件的变更,提供历练的机会。我是上帝的宠儿,总能获得这样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很难得,我应该珍惜这个机会,精进修行,有更大的进步。

  今年儿子也结婚了,就我现在的认知而言,我与儿子就应该是两条平行线了,我不想靠他,无论是物质上还是感情上,我都想靠自己。但谁知道未来会不会发生变化呢,理性与感情究竟谁能够战胜谁呢,我真不知道。在十字路口,选择很重要,一旦做出选择,就意味着你将如何取舍和行动,也意味着你不能后悔。今天的选择注定了明天的结果,后悔也没有用。

  今年所发生的一切,都突出地体现在“变化”两个字。每年都有变化,但今年的变化尤其大,对于“变化”,我愿意接受。

  变化的最大价值是什么?我想,就是“超越”和“进步”的可能,当变化朝向正确的方向,就是超越和进步。如果不变,如果一直沿着过去的轨道走下去,最大的悲哀就是失去了这个“可能”。当一个人具备了相当的能力和修行的境界,那这种可能性就会转变为较大的“确定性”。

  每一次外部环境的变化都是一次机会,要抓住这个机会,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首先,要适应变化,要抓住变化中的机会就要“付出”。变化就是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转变,而改变状态是要做功的,是要耗费能量的,这种能量的消耗就是人的辛勤付出,所以,我必须要努力,才能够更快地适应变化,才能够在变化中得益、进步。其次,对于变化,有一个主动适应和被动接受的区别,两者所不同的是,被动接受是痛苦的,且效率低;而主动适应是快乐的,且效率高。当一个人对变化有正确的认知,对未来的困难有预判,有心理准备,那困难就会少许多,适应变化的效能也大许多。

  在“稳定”和“变化”这一对矛盾中,要正确运用二维辩证法,即执其一端和执其两端。
  首先,在对矛盾的认知中、态度上,一定要执其两端。例如:“变”与“不变”;“继承”与“改变”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两者相互交融,没有是非对错,不是非此即彼;更进一步说,也没有好坏之分,变有变的好处和理由,不变有不变的好处理由,同样,“继承”有继承的合理性,“改变”也有改变的合理性,如果一定想着只能取其一,那就大错特错了。
  其次,在事物发展阶段的执行过程中,一定要执其两端,不能犹豫、徘徊。例如:该变则变,不该变就不能变;有时需要继承,有时需要改变。这不是诡辩,不是耍流氓,而是严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从世界观来说,这是世界的本来面貌;从方法论上来讲,这是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径。

  上述的理论,说起来很难,正是因为难才具有含金量,也才能锻炼人,话又说回来,只要理解了辩证法的精髓,也就不难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幻像与现实
后一篇:育人先育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