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点空
(2023-03-27 14:20:49)
转眼半年就要过去了,儿子又要回日本了,这几天心里很有点舍不得。在孩子问题上,原来我的心是很“大”的,不太在意这些儿女情长,但这次不知怎么了,确实有点舍不得。其实也不奇怪,记得上大学时,和父母就是这样一个感觉,不在一起时,想家,等到回了家,又总免不了发生一些不愉快。
最近读了一些关于佛教的书,都讲到了正知正见。那么,在这个问题上,什么才是“正知正见”?
首先,要明白“世事无常”的道理。父母子女、朋友夫妻,相聚是缘,离别也是缘,不会因为思念而更改。
其次,要珍惜缘份。在一起时,要爱护;分开时,要祝福。不要相反,在一起时,吵闹,等到要分开了,后悔。
最后,要相信缘份,同时,也要相信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命运和归宿。父母有父母的归宿,儿女有儿女的归宿,夫妻有夫妻的归宿。要相信,别人离开你也会过得很好。
我一直在修行,克服修行路上的大大小小的困难,是修行的应有之义。说到底,修行的本质是实践,不仅要懂道理,更要去实践。要把想明白的道理拿到生活中去运用,去检验,去反馈矫正。实践得好不好、对不对,检验的标准很简单,就是看自己是否“快乐”。就拿儿子的事来说,如果我的决定、我的想法,能让自己快乐,不难受,那就是正确的决定,反之,如果我的做法让自己总也摆脱不了痛苦难过,那一定是错误的决定。
我想,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有孩子的命运,他过得好过得不好,都有各种原因造成,我的帮助和指导,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我决定不了什么,真的决定不了什么,真正决定孩子命运的,是上帝。我所能做的,就是关心,就是爱。在一起时,珍惜,好好聊聊天,给他做点好吃的,多鼓励他;不在一起时,也不要想太多,不要难受。因为有些苦,孩子一定要自己吃的,他只有自己吃了苦、受了委屈,他才能自己长大。我自己不就是这么过来的吗?
不要小瞧了孩子。儿子已经快三十岁了,在我眼里,他真的还是孩子,但在这个世界上,他已经完全可以自立,为自己负责了。
我的心还是要“大”一些。明白了的道理要真的去实践,说要放手,就真的要放手,说要照顾好自己,就真的要照顾好自己,说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就真的要努力和孩子一起成长,说了要“乐观”“勤奋”,就真正要做到“乐观”“勤奋”。不要哭哭啼啼,要像一个男人,要坚强。
学会坚强,不仅是儿子要学习和掌握的人生课题,同样也是我要学习和掌握的。所谓坚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忍耐,就是心苦而不表现出来。到最后,如果能做到连心里都不苦了,就是“正知正见正行”了。
前一篇:写在去皖浙一号公路前
后一篇:旅行进阶的密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