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封控第三天
(2022-04-03 22:10:08)
今天是隔离封控第三天,原定今天做核酸,改成抗原检测,明天全市全员核酸。
居家的生活和昨天差不多,但心情有点不一样,经过昨天的一些调整,今天的情绪好了许多,可见,面对同样的现实,角度不同,结论就会不同。
这几年,我的生活变化很大,援疆、岗位调整、老婆退休、儿子准备结婚、想重新装修房子、买车子,每一件事都不是“坏事”,但每一件事也都是对自己的考验。考验什么?考验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到目前为止,我的表现是不错的,认真思考、谨慎决策、努力实践,都做得很好,应该说,这几年是我思想进步和成熟最快的几年,但是,这还不够。现在这一阶段,应该是我前半生与后半生的分界线,在这样一个十字路口,无论花多大的代价用于“决策前的思考”都是值得的,更为重要的是,时不我待,时间窗口转瞬即逝,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候,我决策错误或者贻误战机,以后要弥补,花的代价就会更高。
怎样的决策才能算是具有前瞻性,那一定有一个逻辑,而且是底层逻辑。底层逻辑正确,顶层设计才能科学。那么,对于自己后半生的设计,我所遵循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以“临终总结”为依据进行逻辑演绎,这就是我想遵循的底层逻辑。也就是说,当我告别此生、迎接来生之时,我对自己今天选择所进行的评价。临终前,我要问自己的几个问题。
1、此生值得吗?
2、此生后悔吗?
3、此生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
对于自己前半生的评价,我一点也不后悔,如果前半生重来一次,我依然会选择这样的人生。一切是最好的安排:我是上帝的宠儿;不富贵,但也不贫穷;没有很大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我努力了,也有我自己认为的高光时刻;虽然现在依然幼稚,但我一直在成长;我的努力和运气完全相匹配,我感恩一切人和事。我最大的骄傲是我拥有了现在的“思想”,不仅是“思想”,还有相应的物质条件,相应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那么,后半生呢?我依然想这样,有更加通透明晰的思想,更加觉悟,同时,也拥有相应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例如:长寿健康、生活富足、儿子出息。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并不是绝对的、最重要的,思想觉悟是第一位的。思想觉悟了,短寿、清贫、不圆满,都没有关系,都能得到化解。
如此,我明白了。下半生,我最需要是什么,就是不断地思考,修行。在我临终的时候,我如果可以骄傲地对自己、对家人、对天地说,此生,特别是后半生,我走的每一步都思考了,也都努力了,我对自己是满意的。这就够了。
现在,我要做的也很清楚,那就是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格物致知,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生活中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