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证券报》报道: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统计显示,299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在5月份进行了增减持操作,其中100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出现增持,净增持金额为60.11亿元;有193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进行了减持,合计金额为97.22亿元;此外,还有6家上市公司股东操作后持平。在减持的个股中,中小板达到94家、创业板为62家、10家是深市主板股票、27家为沪市主板股票;减持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材料、技术硬件与设备、软件服务、制药生物科技等。也就是说,5月份,在市场窄幅震荡的过程中,主板上市公司重要股东愿意选择底部增持,而中小板创业板内的公司则套现意愿强烈。
本来,证券市场就是为创业型的股东(包括风险投资)减持服务的市场,所以,按理创业板和中小板块公司的股东减持是正常的事情。为什么我国创业板、中小板的减持会被抨击?
个中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投资者并未看出主板和中小板、创业板对于投资者的区别!
但你没有通过市场教育出合格的投资者,投资者不问青红皂白见IPO就强,这就决定了大家将创业板看做主板一样的东东,你就不能任由他股东减持。所以,如果我们将创业板股东减持看做正常,那么先要改变创业板IPO的不正常!
监管者决不能用买者自负推卸自己的监管责任,这个混乱的证券市场之所以混乱依旧,是因为政府将证券市场一直作为融资的市场,根本没有从投资市场的角度从新设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