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强的微薄
徐强的微薄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546
  • 关注人气:4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几个评论的回答

(2008-08-20 15:37:23)
标签:

教育

分类: 本科生培养

评论一:

“老师,感觉我们大多还是在被动的学,只有少数人会真正的每天浏览经济新闻什么的。。。好像大学只是高中的继续---为成绩。
咱们两个班成绩在年级里一直不错,可是毕竟我们毕业后不是再面对考试,而是企业的选择,大学的成绩能证明多少东西呢?都说到了社会上,大学学的东西很少能用上啊。。。”

评论二:

“徐老师,你的想法是很好的,但要完成这种改革很困难,因为存在制度问题,包括奖学金制度,保研制度,以及研究生录取等等。
完成了在金融专业大学三年的学习,只有您一位老师是考核我们真实水平的,其他老师即使课讲的再好,最后也就是划划重点,或者不划范围,考一些全靠死记硬背的题目(尤其是这学期,让人背疯了,但又没办法)让人很是郁闷。
希望徐老师可以带动起更多的老师和您一样,否则,即使您的课程改革得到了成功,但那只是众多课程中的一门,我们也不想学的这么死,但叫我们不管成绩,不太可能,毕竟现在社会竞争压力这么大。”

评论三:

“徐老师,感觉您的想法虽然显得不是很合适,但都是对的。我们需要学的东西真的太多了,虽然也开了那么多的课程,但是给同学们的感觉是这些课很多都没什么用,有一些课程也只是学一些皮毛的东西而已。。。但是这样让大家整天上课也是很累,没时间去干别的事情。
暑假在一个生产银行设备的工厂的国际贸易部社会实践,虽然不是学这个的,但在网上看论坛,看百度知道几天的时间感觉就学习了不少的东西。
我们可能就是缺少这方面的实践感觉吧,是不是炒股会好一点啊?看男生这边炒股的多,大家也说的多,女生那边好像就没有这个氛围了。。。”

 

    目前情况下,大学阶段的学习,学生可以选择三种模式:跟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走;按照自己的想法走;按照社会需求走。

    1、大多数人是按照第一种模式来学习的。这带来一个问题:课程教学是否满足需要?

    教育改革应该进行,但正像高考改革困难一样,教育改革也是困难的,许多学生毕业多年后还是说学校学的东西基本都用不上。那么是否可以得出结论:课程学习没有用?我的答案是:绝不能这样想!

    其实毕业生也好,在校生也好,对于课程学习,甚至大学学习的一个极大的错误认识在于,学的是那些课程中的知识。人一辈子学了很多东西,绝大多数是以知识形式来学习的,但实际生活中,特别是具体工作中,应用到的知识是有限的,所以有些同学就认为学习那些知识没有多大的用处。这其实是误解!学习的过程是你能力提高的过程,这包括学习的氛围,你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方法,你学习的想法,等等,反映在成绩上的也许就是一个分数了,但分数不代表你的学习过程。试想,如果没有大学的学习过程,可能很多人在工作过程中就不能成为精英。

    2、少部分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走。这带来一个问题:你的想法是否符合实际?

    毋庸置疑,对于大多数在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中学生,进入大学后很难有自己正确的想法。比如前两届有学生炒股赚钱,所以不学了,我想他面对现在的股市下跌已经后悔了。炒股是专业的事情,如果你不能有这个认识,我就觉得你还是一个金融的门外汉!要说明的是:所谓的专业并非就一定是在股市中赚大钱的!

    怎么才能符合实际?其实大学的过程就是将你的很多不符合实际的想法逐渐转变成为符合实际的东西。实现了这一点,你的大学就基本没有白过。

    3、很多人追求按照社会需要来学习,在我说的这三种模式中,你可能以为我要说应该按照这最后一种模式来学习。其实我不是这种观点,相反,我反对这种过于势利的模式。

    大学与专科、技校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长远性,它不是为培养眼前的岗位人才服务的!但这确实带来一个问题:社会需要的和你培养的脱节。

其实大学的学习难就难在有一个这样的正确观点:不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长远的利益。所以,当你有勇气放弃对眼前利益的追求,意在一种长远东西的时候,你就可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了。当然,即使你这样做了,也不一定能够真正成为人物。人物是需要能力+机遇的。

    但人确实是很难做到这点的:一个较低的考试分数,都可能让你对一个老师恨之入骨,更何况那些眼“钱”的利益呢。

 

    我知道中国目前的社会还不是真正的用人之长的时候,但当你只有靠自己的能力谋生的时候,你的怨天尤人就没有任何帮助,强化自己的能力,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未来的希望,人的一生就没有白过了。

    大学的学习决不仅仅是课堂的学习,现代网络给我们带来了非常方便的学习形式,但你充分利用了没有?时间对大多数想学习的人来说都是紧张的,但如果你将本该在大学阶段就已经完成的过程学习放到工作之后,那你就会感觉大学的时间是多么地富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