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宣化印象

(2006-05-13 10:14:34)
分类: 我的回忆录

1982213日,我带着报到证和我的同班同学王宏森一起,第一次踏上了这片土地。这儿是我后来生活了8年的地方,想想人有几个八年?所以对宣化,我是有感情的。

从北京到宣化只有不到170公里,但火车却要行走4个半小时,穿越那绵绵大山,才能到达,一路上不断见到火车进入山洞,后来数一数大约有四五十个,所以速度很慢,但京张铁路是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呀!(关于这条铁路有关的回忆另文再谈)当初修起来肯定是不容易的。

到宣化之前,对宣化是一点都不了解,只是在地图上见到所标为县级,到了后才知行政区划属于张家口市的一个区,是历史比张家口还要长得多的一个“区”!我在网上见到有人发帖谈宣化和张家口(转贴如下:),确实,到宣化后,张家口和宣化存在着矛盾,这似乎是中国区域的一种普遍现象。

当宣化在唐僖宗年间(公元885年)设武州、文德县、宣化为州、县治所时,张家口还是一片野兽出没的山间谷地。明代,宣化是北部边防重镇,这时长城沿线不设地方政府,只沿长城设九镇,宣府镇为九镇之一,辖四县担任京西至大同1300里的防御任务,是宣府镇总兵驻地和指挥中心,又称宣府镇城,此时的张家口才有一个土堡大小的规模。

1913年民国政府设立直隶省察哈尔特别专区的时候,张家口的地位便扶摇直上,从万全县的一个镇成为专区的治所所在地,而此时宣化府的建制被废,被贬为宣化县,隶属口北道。而到了1928年察哈尔特别专区升格为察哈尔省的时候,张家口更是一跃为省会,而此时的宣化便是其下辖的一个市了。更为甚者,张家口在1939年后的一段时间竟成为伪蒙疆自治政府的首都,而此时的宣化成了该傀儡国的宣化省。

那天到达宣化已经是晚上9点多,看到的宣化火车站广场还是比较漂亮的,问路人:河北地质学院怎么走?人答:地校呀?坐1路车。

明明是地院,怎么非要说是地校呢?原来在当地人心中,地校的辉煌比后来的地院响亮多了,所以尽管改地院已经十年,还是地校顺口。

1路车?车站找了一圈,一共有四路车,1234路,呵呵,以为这个小城,光火车站就有四路公共汽车,南京火车站当时不也就三路车吗?还真以为城市交通很发达的了,结果后来才知道,全城一共就四路车,全部经过火车站。再后来知道,在宣化其实走路上街比坐车更加平常,因为宣化主要就是一天商业街。但这条商业街的历史可了不得,钟楼、鼓楼,六百年以上的历史,从中可以看出当年的辉煌。

上了1路车,问地院到什么地方下,一个女孩对我们说:我就是地院的学生,物探系的。呵呵,现在还记得她的样子,可惜没有问她的名字,后来也没有再见到,她应该也人到中年了,谢谢她当时替我们带路,我们顺利地到了地院,到了12栋当时的招待所,在这个招待所,我们四面八方来的六个人,一住就是一个月,学校还在放寒假。可惜,当年的六个人现在只有2个人还在那学校坚守。

宣化给我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宣化的葡萄、宣化的啤酒、宣化朝阳楼的涮羊肉,这些我要另外去回忆,这里我要说的是宣化的气候。

我是2月到的宣化,到之前,家里和邻居们很多人说那个地方冷,要多穿、多带一些衣物去。在大家的反复说道下,我母亲在我走的前晚,连夜替我做了一条新的棉裤,这条棉裤我后来虽然并没有穿过,但母亲的针针棉线还是令我难以忘怀,明天就是母亲节了,在这里我要向我的母亲道一声:谢谢!谢谢你的无私的母爱!祝愿天下的母亲幸福安康!

那个时候做棉裤是要花钱的,在南京我从来没有穿过用了一斤多棉花做的棉裤,但我现在的这条新棉裤就是这样的一条,而那个时候只有分配到北方,才有专门增加的“棉花票”,否则,你有钱也买不到棉花的。可见,我们对北方的寒冷是多么畏惧。

但宣化的经历告诉我们:那是一个错误的认识!是的,气温是比较低,但那是外面,所有室内都有着暖汽,温度都在20度左右,低于18度就会有人有意见了,而南京最低温度常常到零下5度以下,却没有取暖的工具,所以相对于那时候的南京,宣化和北方的冬天更“暖和”。

在宣化的第一个夏天,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次夏天没有脱掉春秋衫的一个夏天,整个夏天,宣化的温度都不很高,好像没有超过30度的时候,所以那个夏天从四大火炉之一的南京来到宣化,那个爽呀!宣化的八九月是最最好过的日子,不光是气温合适,雨水也充足,蔬菜水果又大量集中上市,西红柿卖到几分钱一斤。北方的习惯是一块钱几斤,所以西红柿有时候你去问价,他就会告诉你十五斤。你回以为他答非所问,其实他就是说一块钱十五斤。

宣化的蓝天也是非常美丽的。宣化号称“半个葡萄半个钢”,说明宣化钢铁公司在宣化所在地盘。但宣化的天空仍然是天高云淡,那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煞是好看。我还在这样的背景下照过一张照片,这样的景色后来只在云南见过,但云南是高原,而宣化是一个盆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