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方案:聚焦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升的校本实践研修2.0
| 分类: 项目管理 |
温州市局直属学校校本研修项目申报书
申报学校(盖章):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一、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聚焦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升的校本实践研修2.0 |
|||||||||||
|
申报单位 |
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
研修时间 |
2025.02-2025.12 |
|||||||||
|
研修群体 |
面向全体 |
研修人数 |
232 |
|||||||||
|
项目负责人 |
姓 |
黄跃跃 |
技术职称 |
|
||||||||
|
职务 |
校长 |
专业特长 |
教学管理 |
手机号码 |
13868759780 |
|||||||
|
教师队伍基本情况(填写人数) |
||||||||||||
|
职称结构 |
待定级 |
2 |
初级 |
32 |
中级 |
87 |
高级 |
110 |
正高级 |
1 |
||
|
教龄结构 |
1年(见习期) |
2 |
2-5年 |
12 |
6-10年 |
31 |
11年以上 |
187 |
||||
|
梯队培养 |
省特 |
1 |
名师 |
3 |
||||||||
|
省坛 |
1 |
市坛 |
18 |
|||||||||
|
市直三坛 |
22 |
市直骨干 |
20 |
|||||||||
|
近三年校本研修项目实施情况 |
||||||||||||
|
项目名称 |
实施周期 |
负责人 |
是否有依托课题立项或获奖 (如有,注明级别) |
|||||||||
|
大概念教学视域下单元作业设计与应用的实践研修 |
2022.02-2023.02 |
金长林 |
市区域重大课题三等奖 |
|||||||||
|
闭环增效:指向教考衔接的实践研修 |
2023.02-2024.02 |
金长林 |
市教育规划课题立项
|
|||||||||
|
基于研学训一体的学校作业设计质量提升的实践研修 |
2024.02-2024.12 |
黄跃跃 |
教师教育院教师教育课题立项 |
|||||||||
二、研修方案
|
(一)研修需求 |
|||||||||||||||||||||||||||||||||
|
从精准研修定位的要求出发,围绕项目名称中所包含的研修主题,分析本项目参训人员在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需求,论证为什么要设置这一项目。 |
|||||||||||||||||||||||||||||||||
|
近三年来,我校围绕校本作业和教考衔接,积极推进学校校本研修新样态的实施和学校校本作业的开发,2024年我校立项了校本作业开发的两个课题《闭环增效:指向教考衔接的实践研修》《基于研学训一体的学校作业设计质量提升的实践研修》,各学科教研组也产生出了系列化的校本作业,校本研修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迭代。借助“钉钉”审核模式,审核备课组研修材料,制作了32期教研简报,备课组研修模式得到了推广。部分备课组在作业开发上的优秀做法值得推广,部分教研组在对作业理念更新的创新研修模式上值得借鉴,因此在24年研修的基础上,我们继续进行推进校本作业设计,以精致优化校本作业校本研修样态,覆盖校本作业前端和后端,打通校本研修向成果转化的动力。 《聚焦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升的校本实践研修2.0》回应新课程标准要求作业实现“减量提质”与“素养导向”双重转型,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涉及作业设计能力中学科核心素养转化能力、作业形态创新能力、评价优化反馈能力、研修形式创新力等四个维度,通过落实这四个维度以促进校本研修进行结构化、系统的深度研修,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工作坊。但就目前整体校本研修样态来说,教师作业设计存在“目标模糊化”“形式单一化”“反馈低效化”“研修样式零散化”四大困境。 目标模糊化,作业开发必然要和教学课堂榫接,往前端看,要求与课堂教学结构化,助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强化其转化力;同时作业设计能力的提升,需要有统摄意识,做细高一高二两年的知识图谱的架构,研磨高三一年的复习进度,精准教学点的确立和落实。 反馈低效化:教师通过批改进行错题反馈,反馈相对低效。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整理错题,耗时耗力,且缺乏系统性,不能充分地利用题目,进行二次化错;反馈工具单一,缺乏合理化的化错机制。 形式单一化:作业设计类型单一,迭代的方式缺乏系统化,在单课时作业的基础上,需要继续开发、开设多种类型的作业形式:研发理科作业错题单、文科AI赋能单等多种类型的迭代型作业;部分教研组从作业设计往前延伸到课堂学案制作。 研修样式零散化:各备课组各自为战,学校层面缺乏顶层的研修样式规划,研修零敲碎打,缺乏系统化的研修样式。 研修解决的核心问题: 本项目以校本作业为载体,辐射至校本作业的前端和后端,从“为什么做?做什么?如何展示”三个方面开展研修,助力全校教师在原先校本开发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校本作业的研发,由校本作业这个单点向课堂教学和的课后化错题单进行延生。形成合理化的校本作业错题的化错机制,开发理科错题化错单、文科AI赋能单是本年度研修的关键。整个设计着重提高教师学科核心素养转化能力、作业形态创新能力、评价优化反馈能力、研修形式创新力等四个维度的能力。
|
|||||||||||||||||||||||||||||||||
|
(二)研修目标 |
|||||||||||||||||||||||||||||||||
|
具体明确、清晰可测、逐条列出。 |
|||||||||||||||||||||||||||||||||
|
1.了解“聚焦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升的深度校本研修”的基本理念 依托校内“钉钉”审核系统,遴选校内骨干教师,进行专业讲解,设置专业阅读读书会,明晰“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升涉及到多个维度的能力转化:立足学科核心素养转换能力、学生认知发展诊断能力等,研习当下教育政策,把握校本作业的质和量的问题。 2.打造“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升研修”的后续延伸 兼备校本作业设计的延伸段,关注错题的整理,借助备课组研修等形式,形成化错单等多种类型的化错形式,文理科分别进行文科的AI赋能单和理科化错单的初步尝试和研发。 3.推进以校本作业为核心的教学匹配与榫接 照顾前端,借助多重形式的研修活动,提升教师核心素养的转化能力和作业形态创新能力。立足“当下目标”,展望“长远目标”,既关注当下作业设计的成品产出,又兼及作业前端课堂教学的结构化设计、知识图谱的搭建、课堂评课维度的搭建,个别的教研组启动学案设计。 4.精细“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升研修”的评价反馈
|
|||||||||||||||||||||||||||||||||
|
(三)研修设计 |
|||||||||||||||||||||||||||||||||
|
(建议围绕项目目标、内容、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用框架结构图表达项目设计思路) |
|||||||||||||||||||||||||||||||||
|
一、 研修主题解读 聚焦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升的深度校本研修涉及教师研修、教学、教学研究三位一体,以作业设计开发为原点,撬动教师集体卷入,围绕作业设计进行专业研修、开发和课堂榫接度密切的校本作业。 整体研修涉及校本作业开发、校本作业研究、校本作业管理等多个维度,联动教研组和备课组,最大限度调动全校教师进行深度研训。 一、 理念引领,提升校本研修精准力 组建自主生长的学习社群。以校“领航论坛—启航讲坛”为依托,继续做好“江晖”读书会,做好“领航”读书会、“启航”读书会、行政读书会,依托学习社群,共同阅读书籍、制作ppt共研分享,达到自主生长的目的。推荐书目王月芬《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王月芬《作业设计: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张丰《聚焦任务的学习设计:作业改革新视角》、季峻岭《学校作业设计与精准管理》、常生龙《作业设计的30个原则》、袁东波《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与命题设计》等。 分层开设理念培训更新会。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作为作业设计的主体推广者,有必要进行关于作业设计的业务培训,及时了解、更新自己对作业设计的认知结构,进而能够更好地带领组里的老师更好地进行作业设计地开发和研磨。全校教师需聘请作业开发的专家进行系统优化的作业开发讲座,更新理念,重构作业。 开展作业开发交流展示论坛。教研组在作业设计与开发上的优秀做法需要及时的推广,“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搭建交流分享的平台,促进优秀教研组共享教研做法,同时也起到了以奖掖先进,鼓励后进的目的和作用。 二、 实践提升,促进校本研修的革新力 精细备课组的2小时研修理论路径。借助周四理科组活动,周五文科组活动,在2个小时的单位研修时间内,对上年度已开发的课时作业继续迭代优化:研题——改题——找题——换题——印刷。文、理科错题单的启动与研发:理科作业化错单(做好校本作业闭环工作):数据反馈—单周错题内容收集——常见错题梳理整合——经典错题说题再现——变式题型整理提升——形成单周作业化错单;文科AI赋能变式开发(做好文科一个文本或一则材料的多次使用):文本材料确定——AI变式题生成——研讨AI生成答案——确定终稿答案——印刷。教学评一致性下的课堂教学设计:课时作业确定——知识图谱的搭建——教学任务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匹配。
表一 理科作业化错单、文科AI赋能变式单作业研修 规划本学年的教研组活动主题和系列活动。采用积极卷入的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的“最后一公里”,作业设计和教学设计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围绕学校的作业设计的主题,各教研组逆向辐射课堂教学的开发与实施,确定本学年度教研组的主题,以及围绕该主题做好系列化的活动的计划。
精致备课组常规备课样态,细化“二十二中集体备课单”。做好备课流程内容的充实,初步形成“学业质量水平线”“任务线”“活动线”“素养线”等多维度线统一的家常课备课单,让备课组活动有抓手。
三、展示交流,保障作业科学生长力 开展校际关于作业设计的互动交流活动。积极推广兄弟学校在作业设计上的优秀做法,同时也让优秀的教研组走出去,将二十二中经验播散到兄弟学校。 做好教研组作业研发亮点的分享会。基于2024年度学校校本研修主题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式,明确各个教研组在作业开发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炼各个教研组在上个年度的优点和亮点,做好教研组作业研发亮点的分享会,相互交融学习,方能互学共促,共同提升。
做好指向品质提升的公开周风采展示。做好二十二中第五届对外公开周,充分展示我校校本作业研修成果,同时做好和新疆拜城联合活动研修活动,共同助力两校在作业设计上做好提升和优化。
表二 聚焦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升的校本研修2.0
表四
|
|||||||||||||||||||||||||||||||||
|
(六)研修作业 |
|||||||||||||||||||||||||||||||||
|
作业应与研修目标对应,要求应具体、明确、合理;作业形式力求丰富多样,可以“小而微”,不必“大而全”;作业应在项目启动时布置,力求在研修过程中生成,线上线下均可。 |
|||||||||||||||||||||||||||||||||
|
1. 2.产出和课时匹配的理科化错单和文科AI赋能单。各个学科在每个学期产出和教学课本匹配的课时作业本和理科错题单、文科AI赋能单,产出点对点作业,由评促教。 3.参与一次开课活动或作业设计主讲活动。全校教师一个学年开出一堂公开课,提交一篇评课稿、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辐射轮辏进课堂教学变革。 4.提交一份教学评一体化的教案—学案—作业材料。围绕某一课,既进行教学设计,再开发出教案,再编制出相应的作业,每位老师提交这样一份材料。 |
|||||||||||||||||||||||||||||||||
|
(七)评价考核 |
|||||||||||||||||||||||||||||||||
|
前3条为统一要求,第4条学校自行修订,并可增加条目。 |
|||||||||||||||||||||||||||||||||
|
1.参训教师集中研修时应关注考勤,缺勤超过集中研修学时30%的为不合格,不予录入学分。 2.如有在线研修课程的,应根据研修平台的学习情况记录及相关评价规则进行考核。 3.认真参与各个研修环节,高质量完成研修作业。未按要求及时提交研修作业的,或研修作业被负责人判定为不合格的,不予录入学分。 4项目负责人可参照学校相关制度,将校本研修的表现与评优评先、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予以不同程度的倾斜。具体由各校自行设定。 |
|||||||||||||||||||||||||||||||||
|
(八)预期成效 |
|||||||||||||||||||||||||||||||||
|
预期成效应与研修目标和课程实施形成呼应;具体可从:教师能具备什么能力,学生可得到什么发展,学校可以积累什么资源,可形成哪些物化成果(如系列课件、作品集、教研论文集、教学设计汇编等)进行预期;应实事求是,具体明确。 |
|||||||||||||||||||||||||||||||||
|
产出形式更加丰富的校本作业。借助研修方案,能够让开发出来的校本作业继续推进,进行及时优化,紧跟新课程和新高考的步伐,做好更新迭代,系统优化。在单课时作业本的基础上,及时开发整合多种系列的校本作业,尤其是理科错题单、文科AI赋能单、微专题式的高三一轮、二轮复习作业,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整体得到提升。 构建管理更加优化的校本研修体系。优化学校校本作业的管理路径,利用做题、研题、改题、磨题、设计变式题等多种类型的作业设计开发与研究方式,丰富校本常规教研活动的形式,真正让教师学有所获,让学校校本研修对教师成长助力,让师训发生在教师最近处。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