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理念和“成功学”理念的区别

标签:
教练生命教练成功学理念区别 |
分类: 生命教练 |
这一篇,说说教练和成功学的在理念上的区别。同样的,文中所指的“教练”可以适用于任何ICF(国际教练联盟)认证的专业教练,包括生命教练、企业教练、职业教练等等;但我作为生命教练,希望通过我自己的语言和经验来解释,而非照本宣科,所以读者看到的更多是生命教练的工作内容。
*******************************
成功学专家们非常有“远见”,他们给客户制定了完美的成功方案: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就能像谁谁谁一样,获得像别人那样的成功。当客户与这个方案相对照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按照成功学的指引去改善自己——这听起来很不错,不是吗?
而事实上,教练和成功学的理念在本质上就有不同:
第一、成功学理念追求外在的成功,教练理念追求内在的丰富和完整:
“成功学”的哲学理念是建立在“竞争”“输赢”“优胜略汰”“弱肉强食”的基础上,格外强化“外向型”性格,而忽视了人——作为一个生命——的尊严和本质,更没有考虑一个生命的心理、精神及灵性层面的完整性。这样的所谓“成功”,只会不断强化一个人的“我执”(ego),在“不懈努力”的口号中消耗生命,而不是享受生命。任何建立在ego上的“成功”都会很快内部瓦解、自我消耗。
与之相反,教练并不追逐外在的“成功”。教练的哲学理念强调“Being和Doing”的平衡:对于一个注重成长、自我完善的人,一个身心灵整合的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一个获得自我觉知、灵性觉醒的人,“成功”和“失败”已经没有意义;但是正是具备这些品质的人,他们自然就会获得成功的人生,自然就会获得外在的家庭、财富、人脉、事业的成功。
上个世纪的“成功学”理念已经逐渐被21世纪各个行业的领导者们所摒弃。当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导者们早已不再说“你应该怎么做”,而是越来越注重个人内在的固有品质,他们这样表达:“成功者们具备如下的品质……”,并且在选拔人才的时候通过各种心理测试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这些品质。同样的,一个有觉知的、真正“跟随内心”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早已放弃了对员工们高喊“应该”的口号,而是聘请专业教练,将教练辅导纳入到员工培训计划中,特别是对高级领导层员工,更是聘请一对一教练进行专门辅导。
第二、成功学理念推销“方法”,过程和结果由自己把握;而教练理念是在推广理念、注重过程和结果。教练通过一对一的连接和沟通,深入了解客户内在状态,开阔思维、打开心结、确定方案,最终由客户自己完成目标。
第三、成功学将“方法”按授课的方式“教”给受众;而教练通过提问的方法启发客户自己寻找答案。一个优秀的教练,首先是一个高超的倾听者;教练在一对一沟通中,运用倾听和提问技术来启发客户、发掘客户的内在潜力:客户永远是自己领域的专家。
第四,教练不以“成功”为具体目标,还表现为“Detached
Involvement”——超然投入。教练会帮助客户从种种困扰中发现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找到心中的热情,那么自然就找到了目标和方向。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由于内心的障碍一点点被理清,因此一个人可以全然投入到他所热爱的事情中去,而不会患得患失、害怕“失败”;这时,“成功”就只是“自我实现、内心快乐满足”的副产品。
拿我自己举例来说,我的目标就是我的个人愿景:我希望通过我的天赋和能力,让更多人获得自我觉知、与他们自身巨大的生命能量相连接,实现个人价值,最终推动社会发展、人类意识进化。然而当我在工作的时候,我并不在乎我有没有、会不会成功,而是把我的热情完全投入到和每一个、每一个客户的连接和沟通之中、实现一个又一个看似渺小的愿望。当我足够投入的时候,我的客户自然就会获得自我觉知和自我实现,我自己自然就会获得内心的满足,而且越做越好。
总之,那些真正的成功人士已经在说:“跟随你的心”。如果你尚未发现自己内心的声音,一个好教练,已经准备好了倾听。
前一篇:教练和体育教练的区别
后一篇:“多萝西”改名为“晨静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