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旅程——生命教练
标签:
365生命教练 |
分类: 心丝路 |
这段时间着手去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报名参加了一个位于伦敦的“生命教练”(Life
Coach)的培训课程,不久以后我就会成为一个具备国际权威机构ICF(International Coach
Federation)认证的生命教练了。对我而言,这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决定:做了三年的准备,然后从做出决定到实施行动,基本不需要怎么思考,一个星期就做完了。网上有很多关于“生命教练”的介绍,感兴趣的人可以搜索一下。在多种流派的心理咨询师、多种形式的治疗手段和各种形式的教练模式相比较之下,再考虑到我个人的各种实际情况,我觉得从参加生命教练的职业培训开始,是从目前来看最好的选择了。未来如果想再转向更专一的兴趣方向(我的终极目标)也是不冲突的。
————————————
从大多数“正常人”的生命历程来看,一般人到了能为自己而活的时候,大约需要到四十岁以后;我觉得我能从三十岁开始从心灵到行为,能为自己而活,已经非常不易了。这除了自身原因之外,还少不了家人从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这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从此以后,为众人服务,以此为终身乐趣所在,真心以此为荣。
我心里最大的心愿,就是利用我与生俱来的天赋和后天所得的技能,让所有获得帮助的人通往成功的方向,无论是生命还是事业,心灵还是物质。我们的国人值得拥有属于自己的有尊严的生命,有质量的生活。
————————————
能让我迈出这最后一步的“推手”,必须归功于好友Shu。我发现她独自在英国从会计走到神学走到心理咨询,给我很大的“刺激”。我既然这么热爱这个事情,还在犹豫蹉跎什么呢!该像Shu一样勇敢做出选择了。正如我面前摆放的Citrine水晶,它在这几个月给我带来了阳光和动力,现在已经到了行动的时候了。这一切来得不早不晚,正是时候。感谢命运的安排,让我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
————————————
与往日的免费咨询不同,一旦成为职业,作为一个“中国式好人”,我最大的心理障碍是如何向别人(特别是熟人)收费的问题。心理学里有许多关于收费的解释,它对咨询师和客户/案主关系的建立非常重要,也是建立界限的重要一步。今天和Shu聊到这个问题,她给我许多启发,我以前虽然深有同感但并不明确,现在终于可以把这些感受用文字梳理和表达出来了。
从我近两年的感觉和经验来看(只说我自己,不是教科书上说的),如果双方是很熟悉的朋友关系,对方常常会打断咨询的谈话而插入闲聊,这在对方看来仿佛是和咨询问题有关联的;但是在咨询师一方来看,常常是无关的,或者这些无关联的话题暴露出的潜意识信息恰恰是,“我不愿意深入谈下去了”。作为咨询师对潜意识的各种暗示是很敏感的,如果双方是通过收费的形式建立了正式的咨询师-客户的服务关系,那么咨询师可以适时领导对方回到正轨;可是如果这个关系不确定、不稳定的话,咨询师一旦收到对方的潜意识发来的信号“我不愿意继续了”,那么要想再深入下去就需要很漫长甚至很困难的过程了。如果咨询师在这一点上没有界限、没有权威,这个关系就会变得太不稳定,最后的咨询效果就大打折扣。单纯从我的角度来看,我都会觉得遗憾。最后只好把对方交给时间和上帝——祝你好运了。
所以有资深的咨询师给出建议,哪怕只收一块钱也必须要通过收费建立契约关系。另外Shu也加了一条,在管理上最好明确,对方在同意进入咨询日程之后可以请假改期一次,如果连续两次找各种借口或理由不来,就认为对方自动放弃了咨询关系。毕竟,生活中遇到麻烦的人是对方,对方必须要对自己负起责任来;况且越是各种“找借口”的理由,其背后越能挖掘出有价值的潜意识的信息,是非常值得探究的地方。
—————————————————————————
前一篇:新旅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