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逐梦想的开始——宫崎骏《侧耳倾听》

(2010-12-09 22:25:37)
标签:

宫崎骏

侧耳倾听

影评

娱乐

分类: 电影心情

今天中午偶然在电视上看了一部宫崎骏的电影,《侧耳倾听》,日文原声,英文字幕。不愧是宫崎骏的作品,真是太美了。。。

 

我是从一半开始看的,不过根据后面的情节也可以大概推测出前面发生了什么。一个日本初三的小姑娘,热爱读书,喜欢写作。家人都希望她能读高中,可她就像绝大多数那个年纪的孩子一样,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将来要做什么,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高中。直到她遇到一个高三的男孩,发现他热爱小提琴制作,工作刻苦钻研,关键是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将来要去意大利,成为世界顶级的制作小提琴的大师,现在就要为未来的梦想而努力奋斗。于是,小姑娘深受启发,发誓要像男孩一样努力,开始写她的第一部小说,废寝忘食,课上课下完全投入到写作中,连初三相当关键的期中考试都门门不及格。于是爸爸妈妈问她,你最近在做什么?她说,我在做一件比考高中更加重要的事情。没想到爸爸竟然同意了,让她自己决定什么更加重要。小姑娘花了几个星期写完她的小说,最终发现自己的小说远远不如男孩的小提琴做得完美,自己光有愿望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技巧的磨练,就是用一生的时间去“打磨”自己这块藏在石头里的宝石。于是,她最终向父母宣告,我要好好学习考高中啦,请你们放心吧。接着,男孩骑自行车带着小姑娘去看日出(不得不提的绘画/动画杰作!),路上要骑上一个陡坡,男孩说,我曾发誓要骑车驼你上去,女孩说,我不愿成为你的累赘,让我来帮你,男孩说,好吧,你来帮我推。就这样,两人气喘吁吁来到坡顶,一起享受完美的日出。男孩说将来你嫁给我吧,她激动地答应了。

 

没有比这部电影更好的描写中学生的梦想和初恋的故事了!十几岁的年纪,对未来一无所知,心里装着远大的抱负却不知从何做起。家里人期望你成龙成凤,可是眼下却只是让你好好学习、考试,这和梦想有何关系?自己到底是块石头还是宝石,读高中意味着什么,这些都要自己亲自试过了才能知道。有过亲自尝试的经历,才能更加坚定地往前走。而十几岁的初恋意味着什么?当自己最迷茫的时候,发现旁边有个人正在不懈努力追求梦想,这岂不是给自己最大的鼓舞吗?两人互相鼓励、慰藉,各自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互不成为对方的负担,一起成长。电影里,两人互不干涉对方理想,而只是为对方鼓劲儿。最后,小姑娘亲自尝试写作后决定继续读高中,男孩子亲自去意大利参加实习后,决定先考大学。家长的强迫是没有用的,只需要给他们机会、甚至创造机会,去亲自实践。老爷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他最清楚内心的渴望意味着什么,如果现在不去尝试和实现它,那么无论这个渴望在当时看来多么微不足道,时过境迁之后,它仍然会成为一生的遗憾。

 

可见,只要倾听内心的召唤,开始做自己眼下最想做的事情,未来就不再迷茫。就像电影里的小姑娘写的小说里描绘的奇幻场景:越是遥远的东西看起来越高越大,高不可攀,可是当你离它们越近,它们就越来越渺小,小得像一块块宝石山,唾手可得,而当你在原地停得越久,背后的宝石山又会变成庞然大物压过来……那还等什么,让我们纵身跃起,一刻不停地,向前面飞去就好了。。只是在现实世界中,我们不是飞的,我们是一点一点做的——看来,我已经是成年人了。

 

这又让我联想到,眼下国内的各种儿童教育都在宣传“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敦促学生学习,参加各种辅导和考试。看了这部电影,我更加相信,在儿童0到6岁的时候,让孩子快乐生活,用大自然、用日常生活用品来开发儿童智力,让孩子亲自实践,培养独立、专注的品格,这才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6岁以后,就让孩子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孩子自己就会发现未来的方向。这是真正的“赢”在起跑线上,赢得属于自己的人生。

 

宫崎骏的电影充满人生智慧,我的大爱。生活真的很美好。

 

p.s. 电影导演近藤喜文,编剧宫崎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