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必考之“史传类文言文”《三国志·魏书》四篇阅读

(2018-01-27 15:14:38)

高考必考之史传类文言文《三国志·魏书》四篇阅读

(一)毛玠(?—216年)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也。少为县吏,以清公称。将避乱荆州,未至,闻刘表政令不明,遂往鲁阳。太祖临兗州,辟为治中从事。玠语太祖曰: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转幕府功曹。

太祖为司空丞相,玠尝为东曹掾,与崔琰并典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於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太祖叹曰: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文帝为五官将,亲自诣玠,属所亲眷。玠答曰:老臣以能守职,幸得免戾,今所说人非迁次,是以不敢奉命。大军还鄴,议所并省。玠请谒不行,时人惮之,咸欲省东曹。乃共白曰:旧西曹为上,东曹为次,宜省东曹。太祖知其情,令曰:日出於东,月盛於东,凡人言方,亦复先东,何以省东曹?遂省西曹。玠居显位,常布衣蔬食,抚育孤兄子甚笃,赏赐以振施贫族,家无所馀。魏国初建,为尚书仆射,复典选举。时太子未定,而临菑侯植有宠,玠密谏曰:近者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废立大事,非所宜闻。后群僚会,玠起更衣,太祖目指曰:此古所谓国之司直,我之周昌也。崔琰既死,玠内不悦。后有白玠者:出见黥面反者,其妻子没为官奴婢,玠言曰使天不雨者盖此也太祖大怒,收玠付狱。时桓阶、和洽进言救玠。玠遂免黜,卒于家。

(选自《三国志》卷十二,有删改)

10、下列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

B、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

C、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

D、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毛玠字孝先”,古人幼时命名,成年(20岁、女15)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B.墓志铭一般包括志和铭两部分,志多用散文叙述,死者姓氏、生平的。铭也是散文,用于死者的赞扬悼念。

C.博士,古代学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工作的官职。

D.古人以东为主、为首,以西为从、为次。供奉祖宗牌位的太庙,要在皇宫的东侧,现代汉语中的“东家”、“房东”,也由此而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毛玠见识高远。先是曹操分析天下的形势,并建议曹操应该尊奉天子而向不守臣道的人发号施令,整顿农业耕作,储备军用物资。后又建议曹操吸取袁绍的教训,早日立曹植为储君。

B、毛玠清廉公正。主持选拔官员之时,能够秉持原则,那些行为不正派的人,即使在当时有名望也不能被他选用,甚至还拒绝曹丕的请托。

C、毛玠深受器重。他作风俭朴为人表率,曹操曾高度称赞他。并且在众官因忌惮毛玠而讨论合并裁撤东曹时,但明白其中内情的曹操力排众议,最终裁撤了西曹。

D、毛玠死里逃生。因一句话触怒曹操,被逮捕下狱。后经桓阶、和洽进谏营救才被免刑、废黜。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5分)

 

 

2)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5分)

 

 

(二)满宠(?—242年)

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也。年十八,为郡督邮。后守高平令。县人张苞为郡督邮贪秽受取干乱吏政宠因其在传舍率吏卒出收之诘责所犯即日考竟遂弃官归。太祖临兗州,辟为从事。及为大将军,辟署西曹属,为许令。时曹洪宗室亲贵,有宾客在界,数犯法,宠收治之。洪书报宠,宠不听。洪白太祖,太祖召许主者。宠知将欲原,乃速杀之。太祖喜曰:当事不当尔邪?时袁绍盛於河朔,而汝南绍之本郡,门生宾客布在诸县,拥兵拒守。太祖忧之,以宠为汝南太守。宠募其服从者五百人,率攻下二十馀壁,诱其未降渠帅,於坐上杀十馀人,一时皆平。孙权数扰东陲,复召宠还为汝南太守,赐爵关内侯。关羽围襄阳,宠助征南将军曹仁屯樊城拒之。羽急攻樊城,樊城得水,往往崩坏,众皆失色。或谓仁曰:今日之危,非力所支。可及羽围未合,乘轻船夜走,虽失城,尚可全身。宠曰:山水速疾,冀其不久。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掎其后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君宜待之。仁曰:善。宠乃沈白马,与军人盟誓。会徐晃等救至,宠力战有功,羽遂退。进封安昌亭侯。景初二年,以宠年老征还,迁为太尉。宠不治产业,家无余财。诏曰:君典兵在外,专心忧公,有行父、祭遵之风。赐田十顷,谷五百斛,钱二十万,以明清忠俭约之节焉。正始三年薨,谥曰景侯。

 (《三国志》卷二六,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县人张苞/为郡督邮贪秽受取/干乱吏政/宠因其在传舍率/吏卒出收之/诘责所犯/即日考/竟遂弃官归

B.县人张苞为郡督邮/贪秽受取/干乱吏政/宠因其在传舍/率吏卒出收之/诘责所犯/即日考竟/遂弃官归

C.县人张苞/为郡督邮贪秽/受取干乱吏政/宠因其在传舍/率吏卒出/收之诘责所犯/即日考竟遂弃官/归

D.县人张苞为郡督邮/贪秽/受取干乱吏政/宠因其在传舍/率吏卒出/收之诘责/所犯即日考竟/遂弃官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宾客,简称客,是指依托权门的游士、食客。以战国至汉时盛行。他们由主人供养,象贵宾或幕僚,到汉代逐渐降为附从、家兵或部曲。

B.督邮是督邮书掾、督邮曹掾的简称。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太尉,中国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秦朝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为三公。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满庞秉公执法。曹洪手下的宾客在满宠辖界内多次犯法,被满宠收捕治罪。曹洪为此写信给满宠,满宠不加理会。

B、满庞深受器重。因功勋而被赏赐封爵。曾以关内侯的身份,两次任汝南太守,所在有政绩。

C、满庞足智多谋。关羽以水急攻襄阳,在此危急时刻,满庞认为必须先稳住军心,然后分析了关羽军队的弱点,明确提出退敌的奇计妙策。

D、满宠清廉为官。他不置产业,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皇帝下诏说:你在外统帅军队,一心思虑公事,有行父、祭遵的风骨。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宠因其来在传舍,率吏卒出收之,诘责所犯,即日考竟,遂弃官归。(5分)

 

 

2)洪白太祖,太祖召许主者。宠知将欲原,乃速杀之。(5分)

 

 

(三)徐邈171—249年)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文帝践阼,历谯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在著称,赐爵关内侯。明帝以凉州绝远,南接蜀寇,以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至,值诸葛亮出祁山,陇右三郡反,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乃支度州界军用之馀,以市金帛犬马,通供中国之费。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禁厚葬,断淫祀,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邈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当死者乃斩以徇,是以信服畏威。赏赐皆散与将士,无入家者,妻子衣食不充;天子闻而嘉之,随时供给其家。弹邪绳枉,州界肃清。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迁为司隶校尉,百寮敬惮之。数岁即拜司空,邈叹曰: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则缺,岂可以老病忝之哉?遂固辞不受。嘉平元年,年七十八,以大夫薨于家,用公礼葬,谥曰穆侯。六年,朝廷追思清节之士,诏曰:夫显贤表德,圣王所重;举善而教,仲尼所美。故司空徐邈,历事四世,出统戎马,入赞庶政,忠清在公,忧国忘私,不营产业,身没之后,家无馀财,朕甚嘉之。其赐邈家谷二千斛,钱三十万,布告天下。

(选自《三国志》卷二十七,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上/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B、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上/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C、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上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D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上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司空,司空是中国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主管土建工程,后为一种崇高的虚衔。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礼记》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邈安边有方。徐邈凉州刺史任上,破蜀军,开贸易,务农耕,收缴民间兵器,为曹魏的稳定做出巨大的贡献。

B、徐邈教民有法。他提倡仁义劝导百姓,建立学校申明教化,使边地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C、徐邈忠心清廉。他出外统率兵马,入朝协理朝政,都一心为公,忧国忘家,不营置产业,去世后,家无余财。

D、徐邈不慕虚名。正始元年间被拜为司空,徐邈感叹颇多,虽坚辞不到任,但皇命难违,最终接任了这个官职。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当死者乃斩以徇,是以信服畏威。(5分)

 

 

2)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则缺,岂可以老病忝之哉?(5分)

 

 

(四)田豫171年-252年)

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人也。迁南阳太守。先时,郡人侯音反,众数千人在山中为群盗,大为郡患。前太守收其党与五百馀人,表奏皆当死。豫悉见诸系囚慰谕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诸囚皆叩头原自效即相告语群贼一朝解散郡内清静。具以状上,太祖善之。

太和末,公孙渊以辽东叛,帝欲征之而难其人,中领军杨暨举豫应选。乃使豫以本官督青州诸军,假节,往讨之。会吴贼遣使与渊相结,帝以贼众多,又以渡海,诏豫使罢军。豫度贼船垂还,岁晚风急,必畏漂浪,东随无岸,当赴成山。成山无藏船之处,辄便循海,案行地势,及诸山岛,徼截险要,列兵屯守。自入成山,登汉武之观。贼还,果遇恶风,船皆触山沈没,波荡著岸,无所蒙窜,尽虏其众。初,诸将皆笑於空地待贼,及贼破,竞欲与谋,求入海钩取浪船。豫惧穷虏死战,皆不听。初,豫以太守督青州,青州刺史程喜内怀不服,军事之际,多相违错。喜知帝宝爱明珠,乃密上:“豫虽有战功而禁令宽弛,所得器仗珠金甚多,放散皆不纳官。”由是功不见列。

后孙权号十万众攻新城,征东将军满宠欲率诸军救之。豫曰:“贼悉众大举,非徒投射小利,欲质新城以致大军耳。宜听使攻城,挫其锐气,不当与争锋也。城不可拔,众必罢怠;罢怠然后击之,可大克也。若贼见计,必不攻城,势将自走。若便进兵,适入其计。又大军相向,当使难知,不当使自画也。”豫辄上状,天子从之。会贼遁走。后吴复来寇,豫往拒之,贼即退。诸军夜惊,云:贼复来!豫卧不起,令众敢动者斩。有顷,竟无贼。正始初,迁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加振威将军,领并州刺史。外胡闻其威名,相率来献。州界宁肃,百姓怀之。徵为卫尉。屡乞逊位,太傅司马宣王以为豫克壮,书喻未听。豫书答曰:“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遂固称疾笃。拜太中大夫,食卿禄。年八十二薨。豫清俭约素,赏赐皆散之将士。每胡、狄私遗,悉簿藏官,不入家;家常贫匮。虽殊类,咸高豫节。嘉平六年,下诏褒扬,赐其家钱谷。

(《三国志》卷二六,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豫悉见/诸系囚慰谕/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诸囚/皆叩头/原自效即相告语/群贼一朝解散/郡内清静。

B、豫悉见诸系囚/慰谕/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诸囚皆叩头/原自效/即相告语/群贼一朝解散/郡内清静。

C、豫悉见/诸系囚慰谕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诸囚皆叩头/原自效即相告语/群贼一朝解散/郡内清静。

D、豫悉见诸系囚/慰谕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诸囚皆叩头/原自效/即相告语群贼/一朝解散/郡内清静。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

B.绯衣银鱼,皇帝赐予的华美的服饰、贵重的银鱼类饰物等,以显示皇帝的恩宠。

C.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

D.《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田豫功不见列。程喜暗中知道田豫曾经中饱私囊,于是秘密上奏说:“田豫虽然立下战功,但是军令松驰;得到了许多珠宝器物,都发放给官兵而不交纳给官府。”因此,田豫的功劳没有受到奖赏。

B、田豫高智远识。许多军士深夜惊喊:敌人又来了!田豫安卧不动,对众人下令说敢行动者处死。此后,果然不见敌兵。

C、田豫不受怀金。田豫生活俭朴清贫,朝廷给他的赏赐都分发给部下将士。每次胡人给他个人送来礼品,都登记好收入官府,从不拿到家里,因此他家中常常贫困。他虽然性情孤傲,与他人很少来往,但人们都很看重他的节操。

D、田豫威震北疆。境外胡人闻知他的威名,相继来朝贡献。他所管辖的并州界内清静安宁,百姓都归心于官府。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诸将皆笑於空地待贼,及贼破,竞欲与谋,求入海钩取浪船。

 

 

2)贼悉众大举,非徒投射小利,欲质新城以致大军耳。

 

 

3)外胡闻其威名,相率来献。州界宁肃,百姓怀之。

 

曹魏简介

魏国(2201210—26624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由于曹魏在三国中占据中原地区,国力远胜于蜀汉和东吴。曹魏一朝,最重要的改革有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对两晋南北朝的政治产生深远影响。在疆域上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立西域长史府进行管理,在毌丘俭征伐高句丽后将朝鲜半岛北部并入了版图,南部诸州大致以秦岭淮河与蜀、吴为界。 公元263年,攻灭蜀汉将益州和南中纳入版图,曹魏国土约达四百万平方公里。

魏武帝曹操

155-220

没有称帝

曹操,字孟德,175年举孝廉,任洛阳部尉,后经镇压黄巾起义有功,官职不断提升,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至许昌,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

曹操颁布“屯田令”,大力发展生产,为以后的魏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他任人唯贤,不断壮大势力,先后灭掉,吕布,袁术,袁召等诸侯,使“三分天下有其二”,但208年于赤壁败于孙刘联军,形成三国局面。曹操死于220年,时年66岁。死后被追封为魏太祖。

曹操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家。

魏文帝曹丕

187-226

220年称帝,

在位7

 220废汉献帝自立,国号“魏”。他继续推行曹操的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方针,确立了“九品中正制”。死于226年,时年40岁。

魏明帝曹睿

203-238

226年即位,

在位13

曹睿,曹丕的儿子。即位后以司马懿为大将军,多次打败蜀相诸葛亮的进攻,但他好靡奢,喜女色。魏国政治开始衰落。他死于239年,时年36岁。

魏齐王曹芳

232-274

239-254)在位15

曹芳,曹操的曾孙,曹楷的儿子。明帝无子,死后由曹芳即位。在位时被司马懿篡权,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权,254年,曹芳被废,274年死,时年43岁。

魏高贵乡公曹髦

241-260

254-260)在位6

曹髦,曹丕孙,曹霖的儿子。十四岁即位,260年,被司马昭杀死。时年19岁。留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谚语。

魏元帝曹奂

246-302

260-265)在位6

曹奂,曹操孙,燕王曹宇的儿子。265年被司马炎所废,被封为陈留王。死于302年,时年57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