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课》第一卷后记:我的一生是一个来自宇宙的邀请

标签:
心灵禅修灵修故事信仰爱恩典救赎苦难自然文化 |
分类: 心灵心绪 |
《心灵课——带着禅心去上班》第一卷后记:
我的一生是一个来自宇宙的邀请
这篇后记让我耽延了不少时日。我感到有很多话不能不说,却不知道怎么说。这有点像走了太远的路,现在,离家已近很近很近,近在咫尺,再迈几步就可以跨越那道门,进入那个院子,见到那些期年别在的亲人,却突然就觉得怯步了:近乡情更怯?
文字其实一样的,大部头几十万字都一路写来,几经打磨,宝剑已经可以眨眼间取项上人头,却突然就不敢下手了:
那也是你我一样的生命啊!
这篇后记有这样的难度,还不完全是因为种种突然的怜惜,而是一剂中药,叫五味子的突然在心里成长起来。
五味子,顾名思义,五味杂陈,难以界说。
我是要总结吗?一本书都成了,还总结什么?如果真需要总结,那只说明正文的十几万字表达还不透。我是要回忆吗?我的回忆只是我的,我希望的是每个读者能进入自己的生命田园,看到灵魂的植物苍翠而美,果实满枝头。我是需要自我表扬一下?我写书是需要一种激励的,但是,多么希望这种激励来自于读者你,来自于世界,或者,来自于我信仰中那个至高的存在。对我,最好的激励其实是赐给我更多的灵感,可以续写灵修的传奇,让更多的心事得以沉淀,更多的难题得以厘清,更多的智慧得以彰显,更多的爱,在阳光下、月光下,甚至星光下都熠熠生辉……那么,我到底要说些什么呢?
拜托,如果我知道,就不会耽延这么久了!
还好,在几乎失语的瞬间灵光一闪,我想起一个小故事——
美国有一档电视节目叫《完全偷拍》, 其中一期节目是:编导让一位联邦快递的司机把一个包裹交到某个宗教殿堂——节目组布置的——中。制作人员偷偷拍下了这位司机的照片并据此绘制了他的肖像。画像中这位年轻人戴着神秘的皇冠。
当这位投递员赶到这座“殿堂”之后,信徒们——都是节目组雇用的演员——一看到他就开始兴奋地低语。并把他引领到圣坛前,让他坐在最豪华的主位座椅上。然后告诉他,他就是上帝选中的人,是人们一直在等待的、经典中早就预言过将会出现的先知。为了消除司机的怀疑,门徒揭开圣坛帘子,那儿高悬着他庄严的画像,是“几个世纪前由一位预言家画的”。
“请您,”一位门徒跪下来,无比虔诚的恳求道,“赐予我们几句至理名言吧。”
司机仔细观察肖像画,又扫视了一眼满怀期待的信徒们。人群马上安静下来。他坐在位子上,深呼吸了一下,开始讲话:“生命,”这位“圣人”开始解释,“就像一条河。信徒们随着他的每句话发出“噢,啊”的赞叹声,热情地倾听每一句神圣的话语——当然,这一切也是编导安排的。
“有时生命之河水流平静,有时你会遇到礁石和险滩,”这位越来越进入状态的“圣人”进一步解释说:“但如果你能坚持并充满对上帝的忠诚,你就能到达梦想的海洋。
信徒们又一次欣喜若狂,发出更多的“噢”“啊”的惊喜之声。这就是他们一直在等待的那一天啊!
“嗯,就是这样了。”我们的联邦快递圣人匆匆结束他的布道,“我现在必须走了,我还有许多快件需要递送。”
信徒们不情愿地起身,虔诚地躬身,敬畏地给这位圣人让出一条通道。在众人的极度崇拜中他走向门口。
令人惊奇的是:这档节目在几个联邦速递的司机身上开了同样的玩笑,每个人都一样,当他们坐在那个神圣的位置上时都讲出了非常深刻的话语。
为什么会想到这一段呢?我突然明白了其中的启示。我所记录下来的这本书只是做了一件事情,我将你请到一个圣殿中了。我让每一个读者都认识到,原来你的心灵中有那么多的智慧。我并不会灌输给你什么?我只是想要让你自己去说出那些话,那些本来就深藏在你内心深处的智慧。
这种对心灵深处的邀约会激发每一个谦虚的人内在的智慧。
在心灵深处,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真理。我们追寻答案、我们极力想得到的力量、我们试图获得的别人对我们的承认,这些都早已在我们心中。当有机会坐在神圣的位置,我们就会知道我们需要做什么了。
我发出了一个邀请,阅读的过程就是你接受邀请的过程。那些真正让你觉醒的都是你自己本身具备的。就是这样。
当然了,每个人也在邀请我。我的写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接受邀请的过程。是一个伟大的力量,一些心灵中回旋的声音,一些词语,一些句子,一些段落篇章邀请我。我于是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这些声音汇集起来,就是这部书稿了。
很奇妙的事,不是吗?
典型悖论。我在邀请,我也是被邀请的。我有感而发;你读完之后又会发出自己心灵的感叹。生命永远都是这样的互动过程。
我十分想引用自己写于2007年的一首诗歌。诗歌的标题就叫做——《我的一生是一个来自宇宙的邀请》:
我只是在赴约
我的诞生就是为了参加这样一次万物的聚会
为了参加这一次造物主的邀请
我知道我注定要认识很多陌生的客人
天空
流水
我知道这些客人也是一样的来自宇宙的邀请
这些被创造的异乡者
注定会有一些故事发生
这次盛宴像一个舞台
可以让每个参与者尽情舒展
舞动手中的绳
追随生命的伴侣
我知道我的一生是一个来自宇宙的邀请
这次盛会在宇宙中举行
日月之光的朗照
大地为席
万物皆备于我
美轮美奂
我只需要接纳
像白云的舒展
在这次盛宴上
认识风景
认识历史流遍的沧桑
生死是席间的演出
作为一个邀请
在生命的河流里来来往往
我知道我是一个邀请
来自造物主的大爱
我唯有在这次盛宴上精彩的出席
参与
感谢
你好
我知道我只是这次受邀者的其中之一
但是已经是受邀者
受邀来展示我珍贵的诞生
来告诉世界我的存在
我的出席意义重大
我这一生意义重大
唯有尽责和感恩
可以让宇宙得以安慰
我可以体会回家之后的宁静
我这一生
已经以一个主人的名分在盛宴上起舞
对宇宙的这次相邀
我随遇而安
作为礼物
奉献给这个创造并邀请我出席的世界
就是这样的,写作是一个邀请,阅读也是一个邀请。这个互动邀请的过程,我想到了很多人,他们构成一个群体,集合成一种力量,让我在马不停蹄的忧伤年代也马不停蹄的思考,终究有了些想法,能够成就今天的这样一个灵修读本。
列举所有的名字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下面的两个人——是真正的心灵动力。
我的学生兼最好的朋友之一,一个天才诗人、最好的编辑、最热爱本民族——他是彝族——本地本家乡——他与我一样,都是大理南涧人——的优秀活动家施袁喜,总是在后面催我:董老师,赶紧写吧,大家期待着呢!
我这不禁夸的本性马上开始张牙舞爪,这个为这些文字的诞生加了催化剂,我下决心要思考一下过去,以便继续热爱当下,于是,你增加了读到这本书的砝码。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悄悄的将我列入“天赋才华”那一伙——让我多少有点自得——始终给于无尚的信任。事实上,我知道,我们这些人都有一些臭毛病,为了友情,为了我们正在成为灰烬的这一帮上世纪六十年代人那一点残留的理想主义火星,不惜玩火,不惜将星星看成太阳……不过,我怎能不感慨这样的信任和帮助呢?
他几乎一直再催稿,为了我这部他甚至还没有看到的稿子,与出版社的老总们磨破了嘴皮,跑路联络磨破了鞋皮……你倒是说说,有这样的助力,我怎能用无言掩埋掉内心的种种感悟?
我说的是真正天才的诗人——他唱给自然的诗歌在中国当代诗坛无出其右,他是朋友心目中当之无愧的汉语帝王,惜墨如金,却一击而中,大有“小李飞刀例无虚发”的气概。不要伸舌头,读读那部百元一本的《灰喜鹊》诗集舌头会缩不回去的。
对了,我说的是何三坡。这个出版界资深人士,人际界资深朋友,北京燕山的资深守护者……就是他,促成我决定放下一切别的事情,将这部书稿改得尽量有点像书的样子。到此,我还不知道如何表达我的感谢。我不敢轻易说这个词,但是又在前面的篇章里刚刚上过课,我能不说吗?
我想,我还得感谢整个书写史上那些陪伴我熬过无数深夜的人:诗人、小说家、心理学家、成长教练、励志讲师、瑜伽修行者、传道者、使徒、自然守护神、公众代言人……叫各种名字的天使,如此等等。
“没有人在孤独隔绝的环境下写作。我们总是建基在前人的佳绩成果之上,并且心存一丝企盼,希望现今和将来的读者会留意我们的辛劳作品。当写作的主题是关乎历史的讨论时,难度和感激之情就会跳升两至三倍。”我写的不是历史,是一个人的心灵史,但是,有多大不同吗?翻开《属灵传统礼赞》,傅士德放在前面的这段“鸣谢”词还是把我打动。我知道,所有这些人类历史上的智慧的传播者,都是我该感谢的啊!
再一次,怀着敬意,虔诚的,真诚的,向所有给我灵感和智慧的前人,尤其是,那些被我一而再引用到的诗人,作家,文字圣徒,讲台上的福音……向所有那些伟大的灵魂致敬。
我自己都感觉到,的确不容易啊,找到文字的灵魂,在孤独的人间流布,去点亮那些夜色中的景观……这样的写法,连我也没有见过。我又如何能保证一定符合潮流和你的阅读习惯呢?所以,对我的读者朋友们也说一句:对不起,请原谅,我爱你,谢谢!
或许,你会意犹未尽,那好,第二部书,也就是更新生命的另外52堂心灵课程,早已准备好了。
那是一段更加坚卓也更加充满恩典的修心旅程。读完这本之后就继续上路吧。
我永远在路上,在你想要出发的地方,等你,并陪你一起上路!
说明:其中致谢部分与第二卷后记相同(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