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杂志悖论文化 | 分类: 心灵心绪 | 
 
面对一本漂亮新闻杂志的心理悖论
董桄福/文 
 
 
新一期《中国社会新闻》出来,出奇的漂亮。算得是袁喜从中央到地方“挂职”的第一次作业。精美,精彩,甚至也有点精巧精致。
但是,一本新闻类杂志面临的一个心理悖论也让人寝食难安。像全国所有刊物一样,这一期的重头也是四川汶川大地震。但是,那是多么巨大的灾难啊!一经登上杂志,整个的配置安排就很得体,精美。似乎刊物人在装饰灾难。事实上,面对这麽多大地的灾难,人民的苦难,心灵的罹难,任何的精美都变成一种反讽。我们的社会,新闻不少,除了那些不能说不能触及绝对需要自律,不小心就得被他律的东西,即便能够描述的,可以公示的,也多以苦难为众。办一本精美的展示苦难的新闻类杂志会在心理产生一种愧疚,会觉得对不起世界,尤其对不起那些死难者,有愧于那些生命的消逝。这种感觉类似于在一群贫穷的人中间自己穿着名牌时尚的服装,内心大不自然。恳请那些罹难的灵魂谅解。
再大的苦难,出现在被层层审核的介质上的时候,就会带有粉饰的色彩。这种粉饰是对内心那种脆弱的东西的一次次点射。疼。赞扬的时候也难免感觉到酸痛。
还好,有很大的文化戏份,任何文化的,堪称艺术的,可以有化育价值和流传可能的,就必须是精美的。从这个意义上,消解一些愧疚,增加一点工作的自豪感。也许,这正是让袁喜废寝忘食,让小李忘食废寝,让我恨不能将眼珠子也掏出来点亮文字的理由。
不过,这种自豪和愧疚合谋,让心灵似乎在一个四季分明的日子载沉载浮。
一本报道灾难的刊物,精美是一次犯罪;一本彰扬艺术品味,与心灵交往的刊物,粗糙是双重犯罪。
那么,我们到底是罪人,还是可以赦免的人呢?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