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书事文化 |
分类: 书人书事 |
书事记
(1月27日)
董桄福/文
今天,雨水间隙,买到如下书籍:
1.《里尔克诗选》(插图本),绿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次修订印刷。厚达600页,是国内出版最全的里尔克选本。里尔克的诗集我有几本,但是似乎都较零碎。而这个奥地利诗人又是我非常喜欢的,仅8元(原价31元),就买下了。
多少年来,一直熟记那首《秋日》,似乎在里面曾经得到过不少的启示: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
把你的阴影落在日规上,
让秋风刮过田野。
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
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
迫使它们成熟,
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
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
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
在林荫道上来回
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
http://www.cnbook365.com/data/bookpic1/waiguoshige/9170399_b.jpg
2.《道家简史》(全彩插图本),张恩富著,华龄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这本书很精致。这是国学系列丛书。共三本,尚有“佛家”和“儒家”,可惜书贩只有这本。文字介绍说:“本书力图穿透‘道’的玄奥表面,进入最朴质、最个体的生命智慧之中,使个体生命能尽量多地获得永恒的消遥或解脱。全书300余幅珍贵插图、50余条道家经典语录和名词释义,将更全面地展现‘道’的智慧和魅力,也更加强了本书的阅读与收藏价值。”且不说是否真的如此,仅就书籍的精致和特色,还是值得翻翻。
前不久刚从孔网买到一套湖南文艺出版的李生龙先生著的《道家演义》,洋洋《精魂》《丹血》《仙问》三大卷,也很有趣。但毕竟是“演义”,用的是小说笔法,这本“简史”是以“史事”角度介绍道家源流,刚好虚实结合,互相参照。原价38元,8元买下。全品书籍,足观。
http://www.ht35.com/products_img/03011000033s.jpg
3.《风雨潇潇》,凌冰著长篇纪实小说。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7月一版二印。厚达609页。最主要的价值是“纪实”:记述了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沉浮。北大三代学子的苍凉人生记录。眼下也在思考中国知识人的命运,最近还写了些相关的文字,这样的书籍相当于“资料”,像进入图书馆一样看到人类的不同命运经历。准十品。原价26元,5元买下。
http://images.dangdang.com/images/8872734.jpg
4.《命运的祭坛》(丁酉悲歌),上下卷,云南楚雄魏光邺先生编著。这是关于上个世纪中国最黑暗年代之一的社会记录,内部印刷品。两卷共厚达800页,近60万字。15元买下。这是一部楚雄元谋新民农场的“右派”生死史。是作者大量走访幸存者,以完全实录的笔触翻开了1957,1958年反右迫害中隐秘而黑暗的一页,每个字都浸透着为莫须有的罪名付出了自由,尊严,甚至生命的受害者的血泪。
我正计划着写《戊戌五十年祭》,这样的资料突然就出现了,我想,冥冥中一定有一种力量帮助着我。只要有了想法,就会出现助力。
这本全部由第一手资料组成的书稿,文字质朴,几无文彩。是的,在如此巨大的人类劫难面前还要什么文彩,要的是事实,是通过这些事实对灾难进行秉笔直书的反思。
卷首,藉署名荆其柱的先生之口,赫然印着这句名言:一个民族能够记住自己的历史,能够批判自己的历史,能够坦白自己的历史,并坚定地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与营养,足以证明这个民族的魅力和智慧,让人敬畏。
当然,在这个方面,中国人的智慧显然不足,相比之下,我们更善于文过饰非。至今为止,高层并没有对那些黑暗岁月里的苦难进行过更多的反思,也未实质性的对犯罪元凶进行过应有的惩罚。反而一直用瞒和骗的手法拒绝提及,也不允许提及。这是我们对历史缺乏足够思考的表现,也是国人只要所谓精神文明,一直缺少体制文明和法制文明的直接证据。
现在,到了该深入这段历史的时候了。
这些珍贵的资料是一个开始。
回过头来,再次想到里尔克的那句诗歌:主啊!是时候了!
翻看这部书的时候,内心里由衷的升腾起一种对这个历尽艰苦搜集保存这些珍贵资料的编写者的崇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