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惊鹊——遠遠的聽到何三坡的詩集扇動翅膀

(2008-01-25 13:28:46)
标签:

詩歌

喜鵲

文化

分类: 书人书事
 惊鹊——遠遠的聽到何三坡的詩集扇動翅膀

惊鹊

——遠遠的聽到何三坡的詩集扇動翅膀

 

董桄福/

 

 

因为感冒,眼睛和鼻子皆不支持写长文,就顺着小孩子的眼睛看小区景色,然后顺便还在内心发点小牢骚。写了两帧小诗歌,还美其名曰《宇宙之诗》和《世相断章》,在“眼泪与鼻涕齐飞,屏幕共文字无色”的境界中估摸着贴在博客上。这是近几个月来写的两首所谓“诗歌”。原来打算不写的,都是感冒惹的祸!

然后又顺便到何三坡的“燕山百杖堂”看看,知道这家伙一直以来“对大师不在意,对麻雀很关心”,经常是“百杖杖大师,颂歌歌麻雀”的,一看他老兄的博客就更知道是佐证:一部被名为《灰喜鹊》的诗集要出版了,正在秀封面呢。

简洁,板扎,拽。喜欢。无奈不能看到内容,地域之隔让我还不具备隔山解剖“喜鹊”的本事。

期待有时痛苦,但是痛苦有时很美丽,期待诗歌就是这样的感觉。

然后再到袁喜的博客,哇,在皇城根下的好处全部体现出来:可以先行读到那本我只能期待的诗歌。

看来北京不是白进的,第一时间聆听喜鹊内心的跳动,这是难得的福分,我远在云南,虽然喜鹊不少,但是乌鸦更多。看到喜鹊也只看得到羽毛包裹的样子,就像三坡秀在博客上的封面。

袁喜引证一首短诗:

 

在上苑

院子里轻烟上升

怀抱古书的人

偶尔喝酒 说一个笑话

明月就上了房檐

 

然后引出一句惊心动魄的话:“今天夜里,在北京东郊,我为一个朋友在这三年里写下的文字所惊讶。在那些与我远近飘忽的时日里,他住在燕山上,干着一件漂亮的农活:写诗。”

如此的躬耕,换来了汉语的精彩,袁喜说:“很不幸,2008年,因为何三坡的诗集《灰喜鹊》要出版,其他人再出诗集就是在犯傻。”第一个可以窥见诗集全貌的人如是断言,我才在三坡的博客上零星的感受过喜鹊的吟诵就对此深表赞同。看到袁喜引证的这首诗,更觉得,那个在燕山上“不知秦汉无论魏晋”的三坡是懂了鸟语识得鸟音的人了,因为三坡置业于斯,那座土堆不白叫做燕山,有一个人识得“燕语”,创造“艳遇”,并用“言语”梳理那里的“烟雨”,这样的“农活”三坡做得,别人做不得,做也做不好。

他在那里平静得什么也没有发生似的,我们就因为只言片语开始惊艳,幸好,我是不敢制定2008年出诗集计划的,否则就真是“犯傻”了。

不过,一直以来没有将读诗歌作为年度计划,今年就决定要改一改这种要命的旧制。不写,不出版,我还不能读吗?

不读就是再犯另一种错失之傻,尤其是,当数年宁静的诗歌的天空里,三坡的灰喜鹊诵唱起来,不抬头的人会被当作佝偻。

精神佝偻的人是仰不起脖子看天空的,他们习惯了看地上的垃圾中间是否有遗落的硬币。

行了,眼泪又止不住的“流”,这感冒要演变成一场事故:去与诗歌PK感动。

我得紧急通知三坡,将诗集快快的邮来昆明,这里的乌鸦声音也该告一段落了。

大宋词人辛弃疾曾经“明月别枝惊鹊”。我算是知道“惊鹊”的意思了。

“惊鹊”也者,就是惊诧于北京燕山上那只“灰喜鹊”的吟诵。

 

2008125日星期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