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旧书摊人生 |
分类: 书人书事 |
书啊,书!
董桄福/文
42.
在马街淘旧书,算来时间也不短了。
一年多以来,最得意的就是当年买房安居,居然就意外的离马街只有十分钟之遥。
在那以前,几乎就没有到过马街。印象中的马街只是长途客车要途经的一个地方,或者,更糟的是,云南人几乎人人明白的“马普”之谓:马街普通话,意思就是别扭,难听,南腔北调。
谁曾想,这个只有周日才赶集的小街,没有多长时间,就成长为昆明最大最热闹的旧书集散地。平时几乎可以称冷清的街道,周日突然像从天而降无数的臣民,那份拥挤和热闹,让我老是回忆起小时候偶然赶集,狭窄的街道,绵长的公路,不断的人流。
小时候是在小人书摊滞留,看花花绿绿的连环画。现在又在这样一条长街来回的盘旋,徘徊,一样的还是盯着席地而设的书摊。还是一溜的书,当然也有很多的连环画,虽然连环画的时代早已结束,现在的连环画变成了古董一样的收藏。
这中间有三十多年的时光啊!岁月就像纸张,也许,质地轻盈,在街头蹲下来细细的翻看那些陈旧的书籍的时候,隔着发黄的书纸,似乎真的看得见自己还年幼的时候:稚气,天真,那着一本小小的连环画就像进入了一个独特的世界。那种沉醉,那种忘我,怎样才能再次体验。
我经常在出发那一刻产生幻觉,这段到马街的路似乎就是这些年读过买过的书籍铺成的,我的每次出发都是踏着纸张的台阶,要回到一个曾经很熟悉的地方去。纸张上的文字是一路留下的记号。
是的,就是记号。所有的文字都是生命成长途中刻在纸张上的长大的刻痕。
有的很深刻,有的被风雨浸湿了。因此,痕迹不在,不再。
面对种种旧书的时候真的会产生种种感叹:“故纸”,故事,故交,故友,故人……似乎这些正在发黄的书籍是一条路,可以引领人回到过去,回到早已离开的故乡。
书籍真是个奇怪的造物,如此的轻柔脆弱,怕水怕火,怕战乱,怕蛀虫,怕灰尘……怕很多东西。偏偏,在旧书摊前回旋的时候,眼之所及,手之所触的几乎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每一张纸几乎都比正在翻看的人年老,年长。有见识,有经历。
而我所经历的那些童年,那些连环画岁月,一样的也会躲在里面,不时的探出头来,对着逐渐老去的我申申舌头,做个鬼脸,然后隐藏到纸张的背后。
买书久了,在旧书摊流连久了,居然就对很多旧的东西留意起来甚至想,自己是否也可以像一个走街串巷拾荒者,从这个村到那个寨,从这间老房子到那个破庙,将那些深藏的书籍找出来,将种种正在老旧,就要被遗忘,可能随时被扔掉的旧家什,旧瓷器,重新找出来,也摆一个摊,或者开一间小店。让那些时光背后的两色来到时光的正面。让过去来与现在会合,让时光暂时隐退,只是给愿意来我的小店流连的人瞬间的沉醉。
书架上摆着厚厚的《追忆似水年华》,那是法国作家借助厚厚的书籍在回溯已经流走的过去。但是,在阅读的时候,我似乎就被文字的竹筏带回了过去。旧书摊上的感觉几乎相同,也像是在沿着一条模糊的路回到本来难以回归的过去。
或者,在街道的尽头,在最后一个书摊上,就会意外的看到那本初中毕业那年读过的路遥的小说。封面上是一层灰,将灰尘拂去,擦一擦,可以看见那个标题。
隐约是两个字: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