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是本体,其他是全部

(2007-06-06 13:55:47)
标签:

书籍

书之书

整体

全部

精神

分类: 影片影评

书是本体,其他是全部

 
书是本体,其他是全部书是本体,其他是全部
 

书是本体,其他是全部

 

文/董桄福

 

    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书籍发生兴趣的,似乎很难界定。应该是很小的时候,对万书之中的一本突然有注定的相遇,从一幅插图开始,就像遇见生命中的一个女子。只一眼,就开始了一个心灵的传奇故事。书籍大约也是这样的,在生命的某个时刻出现,然后就开始了这种不离不弃的生活。一直到现在,还是一样的痴心不改,甚至开始变本加厉,对书籍似乎更加的投入,执著,更加忘我。但是,回头细想,一直是对一本又一本书籍表现的故事、情感、语言、文字、插图……甚至仅仅因为作者而有兴趣。一直是将书看作独立的个体,从来没有想过书籍应该是一个有自己的生发旅程的世界中的臣民。既然如此,一定也有自己的心灵传奇。

    突然的就像追寻书籍的心灵旅程,寻找这个隐秘的传奇故事。于是,“书之书”这个词汇进入我的眼帘,在的视野中突然的展示一片前所未有的开阔。是啊!一本书到底意味着什么,一本书有着怎样的身体史和心灵史,一本书到底怎样成为一本书的。这个孕育,诞生,成长,直至衰老,消亡和魂魄延续的过程也许比人类更加精彩。难道不值得追寻么?答案是肯定的。这种追寻甚至比直接阅读一本书更有意义,会更加出彩。到此,我算是明白了,一直以来,我的阅读几乎是随缘的阅读,基本上都只是一个单纯的浏览故事的过程。一本书的存在从来就不是孤立的。但是我一直看见的只是树木,并不曾领略森林的精彩。我虽然阅读了不少的书籍,但是并不真正了解书籍。对书籍的世界我居然如此的无知。

    每每到书店里,看到各种各样的书籍,虽然衣着簇新,一看写作年代,早已在我之前。也有不少的时候会到旧书摊上,一路的看过去,随意的对一本书指手画脚,或者随意的一翻,或者弃之如敝履。仔细想来,我懂书么?能领略书籍内在的哪怕一缕思绪么?似乎不懂。直到有一次,我下决心对每本书都给予一次过手接触的机会。我体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震撼。我猛然发现,那些在旧书摊上翘首期待新的主人的书籍,几乎每一本都比我年长。我还没有被孕育,书籍已经诞生,我还没有出世,书籍已经无所不知,体验了世界的冷暖。

    我很惊奇,不是说人为万物之灵吗?事实上,在时光的永恒和无情面前,外面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甚至不如一张发黄的纸。一张纸,又一张纸,联合起来,厮守在一起的时候,一本书籍就诞生了,于是开始周游这个红尘俗世。书籍一样的要面对尘世的种种福音和灾难,要面对五行生客制化。会遇上无情的水火,会有通情或者无情的主人出现在生命的道途。一本书要经历和面对的,绝对不会比人所经历的更少。但是我居然对此一无所知。这是一个读书人,一个自以为爱书的人不可饶恕的错误啊!

    幸好,突然的就被提醒,我开始关注“书之书”的故事,疯狂的,痴迷的……想要进入书籍的生命旅程,洞察相关的种种。于是,一次“书之书”的搜集战役首先打响。我通过各种渠道,各种途径寻找与书有关的书籍。想要通过这些书籍多少了解书籍的存在状态。了解书籍在与人类的共同历史中体验的心路历程。我做到了极小的一部分,通过解读,我了解了书籍的身体成长史。从多变的符号到规范的文字,从甲骨,简册,羊皮卷,纸莎草……到活字,纸张,到现在大行其道的卷册。书籍,一路的筚路蓝缕,一路的风餐露宿,一路的避水离火……这些身体的经历早已是触目惊心的故事。

    但是没有心灵史,书籍似乎没有心灵,几乎没有人意识到书籍也有自己的宿命。正如“天书”一词所内涵的,每本书籍都在叙述宇宙的一个信号。这是人所难以确知的。一本书籍诞生有其时,出现有其时,风行和隐退甚至彻底的绝版死亡也是书籍王国命定的故事。这是一个连环的几乎不被真正理解,只是在陪伴人类熬过漫漫长夜的故事。如同《一千零一夜》里面的故事的连环,甚至也与中国古典章回小说里面的“且听下回分解”一样。书籍真正的本意几乎不被人类所知。

    这里面只有一个原因,书籍从来没有被当作一个本体看待过。书籍似乎一直是人类的一个附属品,甚至是一个消遣的玩具。在大多数人的眼睛里,读书就是消遣,就是混日子。而以学历的形式读书则是应酬这个俗世的一种方式。读书似乎可有可无。这样书籍就与人类的命运产生了巨大的区隔。这种区隔是一个独立体对一个附属体的态度的体现,而非两个生命体之间的平等境界。书籍就此被作为身体的存在,精神的部分,心灵的部分就轻易的被忽视了!

    一直以来,书籍与人类精神的领地如此的息息相关,如此的水乳交融,难道书籍仅仅只是一个身体的存在么?

    难道书籍的心灵传奇真的就该这样被忽略么?

    这么多论述书籍的“书籍”纷至沓来,走进我的书房以后,一本接一本向我诉说的都只是书籍精神之外的故事。几乎没有一本书,将书籍本身的心路历程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

    书籍在人类的历史上充当了怎样的角色,曾经付出过多少的心力让人在漫长的历程中逐渐的走向进步?

    这个问题值得任何一个读书的人思考。

    要是没有书籍的出现,没有文字的出现,人类现在会如何?

    难以设想的话题。

    不会有答案的问题。

    有精神病倾向的问题。

    但是毕竟是一个问题。

    对书籍来说是一个满怀良知和感动的问题。

    就我看来,书籍的灵性比身体更重要,应该有一些爱书的人关注到书籍的灵性家世。

    书籍并非用自己的身体征服并帮助人类上升到现在这样的境界。书籍靠的全部是天启的内涵,是文字背后那些伟大的用意,那些思想,那本原的宇宙法则。

那是书籍真正的价值。

    我们往往惊叹于人类现在在各方面的进步和收获。我们更惊叹的是,在非常原始的远古岁月,到底是什么在启迪最早的智者对宇宙,天地,世界,万物,以及人类存亡的规律作出了最初的却几乎是最终极的认知?

    不用怀疑这样的论断。走了这么远,最终对世界的探寻,我们不是最终走回到源头去么?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哲学还是神学,我们最终一定会回到最早的一个传说,一本书,一个预言,除此之外,一切的认为的著述不过是对真理片断的解说。任何长篇累牍的解说都使自己离真想更远。

    那么那最早记录下一本书的人到底有怎样的心灵,书籍传达的故事怎样的与他的心灵完全契合,以至于可以让人的生命与宇宙的最高准则通过书籍纯然结合成一个不需要阐述的整体?

    世界延展到现在,似乎无所不包了。但是书籍在世界中是怎样的一个存在呢?

    我想,书籍什么都知道,不开口说话而已。

    在我开始深入领悟这个问题的时刻,我的内心升起一句话――

    书是本体,其他则是全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