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影片影评 |
<心灵生活>之56
昆明最大的书城――滇池书城8月10号已经开业,本来预定要去看看,却因为事情很忙,没有能够去。今天才去,这样也好,开业的时候,在书城是看人,现在应该就是看书,我想,那种拥挤的状态应该不再了。
果然,人不是那么多了,书城的确大,一般情况下,进大书店只是觉得热闹,气派,在书中倘佯,与众多的书本摩肩接踵,体会一种被书籍浸润的感觉,心灵迅速的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这是在大书店的体会。要真是寻找几本书,还不是太方便,书店越大,越容易让人迷失。
书店是书籍的驿站,书籍从自然让作者孕育,经过漫长的过程写出来,正式一本书诞生的过程。作者是书籍的母亲。出版社是学校,让其以一种比较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式出现在读者面前,只是教育的结果。
书籍然后会进入社会,走自己的路。
书店就是书籍的中途驿站。
每本书的命运也是出奇的不同,从进入不同的渠道,进入不同的驿站开始这种命运就发生了某种预定的变化。
但是,迟早,这些书籍会离开书店,被一个读者挑选,走进一个书房。
然后被阅读,直接走进心灵,走到书籍的终极归宿。
也有一些书命运不济,被选中,被领养,被带到书房,但是从此置之高阁,在一个相对黑暗的地方,或者在一个廉价买来的破烂的书架上,清贫无奈的苦守。
书店就是这样的一个驿站。
在我看来,驿站就相当于人类的旅店,人不可能一直居住在旅店里,一本书也在等待着离开的日子。
这个书店太大,一般太大的书店寻找书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往往让人无所适从。
还好。滇池书店开设了很多以出版社为分类方法的店中店,比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上海远东出版社……等等。这样一来,找书就方便多了。
我只是在这些专业出版社之间倘佯,即可发现自己喜欢的孩子。
书籍就像孩子,呆在书店里的书籍就像等待着被领养的孩子。
一路看下去,一路的心潮起伏。
每买一本书就像领养一个孩子,家中会多一个生命。
生命是需要被关注的。作为书籍,就要被阅读,被理解,被深入的进入。
一个多小时下来,领养了《圣教论》(印度乔荼波陀著),《对生命的敬畏》(英国阿尔贝特施韦泽的自传),《西游记的秘密》(日本中野美代子),然后是藏书家张则贤的《民国书影过影录》《民国书影过影录续集》《书之五叶》(民国版本知见录),以及谢其章的《旧书收藏》,后面几个孩子心灵丰富,告诉了我大量珍稀版本的书影。
书店,确实是一个洗涤心灵的所在。
在生命的一个角落建设一个书店,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从书店出来,站在书店的门口,这个叫做滇池的书城,在眼前很是巍峨,此刻的天空,很开阔。
我牵着领来的孩子,回家。
要找一个最合适的地方,放置书籍,放置到心灵的内部。
我想,我是谦虚的人啊。我相信,这些孩子会告诉我很多,这个世界上曾经发生过的奇妙故事。
2006年8月19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