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畅意悦读随笔(一)
1. 我自认为是一个读书人,在我的生命历程中好像找不到与书分别的时候。到目前为止,我阅读过的书籍已经无法统计了,既不可能统计数量,也说不清楚收获。但是读书就像生命中的其他事件,只要是发生过,总会在记忆的某个角落留下影像,留下或深或浅的痕印。这些细节构成了阅读史。所有阅读过的书籍就像曾经吃下去的食物,经过口,经过喉,经过肠道,经过胃,最后经过肛门……这是相类似的过程。有些东西被吸收了,有些东西却被排泄出去,无论是哪种,在整个穿越身体的历程中,食物发生了变化。就像我阅读的书籍,只要经过阅读,一定也在我的阅读过程中留下了痕迹,只是有的进入眼睛,有的进入嘴巴,有的在头脑中回旋,有的在心灵之海激发起一些波澜。这是种种书籍的不同。
2. 哪些书籍可以成为真正的改变者,成为营养品,甚至未必是营养品,重要的是可以真正对生命历程产生影响,让自己体会到相对明显的变化,能够在睡梦中出现那本书的样子,出现那个作家的想像的影子,在张口吟哦的时候会冒出一个或者几个词组、句子、段落,或者是书中的主人公的造型,语言和生活故事,这是书籍是否真正曾经成为一种营养素被吸收接纳的标准。我是无法在用任何关于统计的学问将这些古旧的历史重新书写或者回顾,但是我想我·记住了其中一些细节。就是这些细节构成了我阅读的脚步。
3. 要是将这些细节重新回顾,我会想到哪些呢?要是从不同文体的角度,我会列举出哪些呢,要是现在不去翻阅任何的原始资料,仅仅在记忆的仓库中寻找,我可以拿出多少的珍藏。我想做这样的一个尝试。是对记忆的一次考量,也是对心灵的一次感触度考量。要是我要求在各种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国度,不同的作家群中聆听依旧鲜活的声音,察看依旧明晰的形象,那会是谁,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会出现在我逐渐洞开的门口?这应该是一种内在心象的阅读。好像那些曾经读过的书籍就是我自己写的,就写在我的记忆深处。
4. 这会是一些什么样的书籍和细节呢?我没有想到的是,在眼前浮现出来的书籍竟然是一部厚厚的长篇小说。不是连环画,不是民间故事,也不是章回小说,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漂亮朋友》,那是很厚实的一本书,在我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出现在我的阅读历程中。早已记不得那本书的来历,也忘了去处,但是那本书拉开了我真正的阅读史。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我至今记得我是怎样的废寝忘食,怎样细致的阅读那本小说。那个小人物成长为一个看起来像大人物,实际上不算的故事。我在想,要是没有这本书出现,我是否还会走上创作的道路,是否还会像现在这样,也变成一个作家。
2006年4月14日星期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