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谱》:再问一次我从哪里来?

(2006-02-09 10:41:35)
分类: 影片影评

 

 

《家谱》:再问一次我从哪里来?

 

董桄福

 

春节期间,父亲突然提到,有一个人来找他,要编《陈氏家谱》,问我们是否参加,征求我的意见。

我几乎是想都没有想就决定参加了,这正是我等待了很久的事情:弄清楚自己的来龙去脉,也好对孩子及孩子的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的孩子做一个相对完整的交待。要是没有一个家谱纪录,像我们这样“变姓而存、易地而在”的人,用不了多久,恐怕就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了。

而且还不用将这个问题上升到所谓哲学的高度,问那些“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是谁?”的问题,仅仅是一个祖籍、籍贯、家史的问题就会把我弄得晕头转向。到那时寻根恐怕就更难。

那么我为什么要入编《陈氏家谱》而不是《董氏家谱》呢?这里有一个情况。我家老祖辈的原来是陈家人,在南涧宝华的密么村生活,后来入赘董家,从爷爷辈才开始姓董,因此我入编家谱不入编《陈氏家谱》我入编哪儿?!但是这些情况我自己都只是隐约知道啦,因为的确没有见过这个我最想看到的东西:《家谱》,于是乎,自己的整个家族来历和生存状况就几乎是一笔糊涂账。现在听说有几个陈家老文化人就是为了将一个家族演绎的历史清楚的理出一个线索,要编续编《陈氏家谱》,对我,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并且马上决定对此提供部分资金的赞助,让父亲参与去办理,将我们自己的历史整理出来,算作一个重要的家庭大事。

当然,也有很多人是不理解《家谱》的重要意义的,父亲将这件事去跟家族里面的另外一个兄弟讲的时候,就遇到了障碍:“活着就得了,在哪里有什么关系!”这是他们的回答。这恐怕也表明了现在很多人的生活实情和生存态度。由于生活的压力大,已经无暇顾及这些来龙去脉的问题了。类比一下,国民中很多人的状态不也如此么?只能考虑现在,早已经没有闲暇考虑历史,也懒得去思考所谓将来。这样一来,很多人就真的将“我从哪儿来,我要到哪儿去,我是谁?”的问题抛到了九霄云外,难怪一些继续再思考的人会叹息:中国现代为什么产生不了大哲学家?产生什么哲学家,我们早已将哲学的问题遗忘了,不要说从哲学的角度,就是从生活的角度,一个简单的家族流水帐也没有纪录,当然也就不可能从更高的层面思考存在的价值啦。

我并非伟人,也不是哲学家,只是想弄清楚自己的祖先的状况,哪怕等年纪再大一些,给儿子、孙子讲故事的时候不至于一言难发,所以觉得家谱重要。现在的人,故乡的概念本来也逐渐的淡漠,但是我真的不想,不希望因为生存到了陌生的城市,而讲不出“老家”的一句话。

这只是一个最简单的愿望,没有多伟大和高尚。我只是觉得,我们对自己的来历忽视得太久了。这也是我的一个感伤的情结,希望通过这次入编家谱可以部分的释怀,解开这个心中的“疙瘩”。

听到有人在修《陈氏家谱》,我当然马上决定入编。要是董氏也开始有老者出面开始打理这个事情,我一样会马上入编《董氏家谱》,这毕竟是我的来龙去脉的一个重要的段落,不能遗忘。

每个人,如果将自己的来历弄清楚,据说有助于明白前面的方向。

清楚前面的方向也才可以创造更多生命的价值,让自己不断成长。

还据说,要是没有目标,此处就是墓地。

所以,还是寻找家谱,让未来的日子更实在!

 

 

                                200629日星期四  昆明

 
 
重点推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