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灵心绪 |
《懂啥说啥》专栏十六
老人的年节
人说:老人是另一种孩子!这句话的确不虚,在过节这件事情上明显的体现出来。
想当初,自己还小的时候,还童年的时候,孩子的时候,最盼望的是过节,尤其是过年,因为年节意味着可以穿新衣服,吃好东西,还可能有一点意料之外的奖赏,比如一点压岁钱,一个玩具,或者到哪个期待已久的地方玩玩,再好一点的话,可以照一张照片,将幼小而且充满期待的形象保存在一张一定会发黄的相纸上……
现在不同了,期待年节的不是孩子,是父母,是老人,而且这种期待几乎与年纪成正比,年纪越大,期待越炽热。
只有一个原因:节日,可以名正言顺的期待在外面闯荡、工作的孩子回家。
难怪《常回家看看》那首并不高明的歌曲让那么多的人心感动,就是因为触及了一个最重要的话题:回家!
也难怪,由于社会的不断开放,人员的流动是越来越突出了。为了生活、事业、理想……无论是哪种理由,一家人一起生老病死的生存格局正在被打乱,有意的和无意的,自愿的和被迫的分离正在成为不可抗拒的现实。
朋友见面交流,只要年节期间,总在动问:是否回家?
回家过节不是为自己回,也不是觉得有多少的像童年一样的期待,是为了满足家里的老人――另外一种孩子的心愿。
只是老人的期待不像孩子而已,不是压岁钱,不是好吃好穿好玩,而是想看到一年以来在外面的孩子怎样的一种生活景况,是一种牵挂的释怀,思念的释放。
朋友张信忠说:今年春节,回家之后,看到老人那种比孩子还高兴的样子,就知道节日对于老人的分量了。
的确是,社会正在翻跟斗一样的变换姿势,原来是孩子的节日,现在变成老人的。在孩子那里,节日带来的激动却越来越淡,因为日常的生活,娱乐,惊喜早已经比过去丰盛太多!
那么,年节还是回家,为家里的“大孩子”的期待,圆一个梦吧!
因为已经看到:时代的过去早已不是时代的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