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台湾の好印象
(2009-09-19 18:17:53)
标签:
杂谈 |
分类: JESIANA爱旅游-亚洲 |
飞机准时降落在台北桃园机场。机场开始兴建于民国60年,原名“桃园国际机场”,后因桃园县政府于65年1月15日建请将“桃园国际机场”更名为“中正国际机场”。1995年台湾行政院第3005次院会通过将“中正国际机场”更名为“台湾桃园国际机场” 机场与市区有高速公路连接,驱车1个小时左右,沿途经过了“台塑”(台湾首富王永庆的工厂)、“圆山饭店”(两岸会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的下榻之处),我们进入了台北市区。
4天的行程,时间非常赶。但是台湾给我留下了两个最深刻的印象:第一,环境干净,所到之处看不到地上的杂物和堆积的垃圾;第二,台湾百姓素质普遍高,待人彬彬有礼,不论哪个阶层都如此。
台湾的环境,真的非常的干净。街道上很难看到垃圾,公共厕所也非常干净,我自各琢磨,这很有可能跟台湾被日本统治过一段时期有关系,因为小日本也是个极爱干净的民族,没有看到一个居民或行人随地吐啖和乱扔东西。在台湾抽烟也有讲究,在室内,只有放了烟灰缸的地方才可以抽烟,能看到蓝天的地方可以抽烟。90%的公共场所是不能抽烟的,看到蓝天的地方可以抽烟,但烟灰烟头还得找地方放。其实除了台北还比较繁华之外,其他地区看上去都很萧条,很多都是百姓自己的旧房子。但整个城市看起来非常舒服,其实简单朴素都无所谓,关键就是要干净,不然再高大辉煌的楼宇也无法让人喜欢起来。
在中国这个儒家思想占据人们灵魂的国度,台湾人非常注重礼仪。参加宴请一定要穿正装,给对方准备的礼品不仅要有精美的包装,还必须备好手提袋。见面时一般还会有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主宾有序,在互相介绍时,会鞠躬示意,相互交换名片,不会让你有陌生的感觉。临出行前,公司领导还特地开了个小会,千叮呤万交代的,大概意思就是不要过多的评论两地的差别,既不要贬低自己说别人好,也不要贬低别人说自己好。说什么话都得掂量个两三分,注意用词,不牵扯上政治等等敏感问题。用餐席间,一位合作方的先生问我对台湾的印象,随后我将我对台湾的好印象告诉了他,他谦逊的感谢我给予的评价的同时对我说:其实台湾人大多都是谦恭、礼让、和谐、互敬的,电视上我们看到新闻中那些的政客,只是非常非常少的一部分台湾人,以至于外界包括大陆人普遍认为台湾人都是很偏激的,其实我们真的不是。。。他的话一直让我回味很久。。。
说到台湾人的礼貌,真的让我恋恋不忘。不管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亦或是店铺里的售货员,不管是政府里的公务员还是路过的陌生人,只要你跟他们交流,他们都是态度谦和、且非常真诚的跟你说话。尤其是酒店、百货商场,服务人员始终面带微笑,那是一种很舒服的笑,既没有日本人的夸张也没有香港人的做作,而是温柔地询问你的需要、向你介绍商品,每当你购物完毕,对方都会以一种真诚、快乐的语态对你说声“谢谢”,即使你没有买东西,她们也会微笑地跟你告别,让我真正享受到了“上帝”的待遇。国内虽然一直说顾客就是“上帝”,可总感觉有点变味,购物时你是“上帝”,不买东西就受不到“上帝”的待遇,有时还会遭受白眼。在我们住的酒店更是周到,当我们离开时服务人员站在大门前排成一排挥手送别,就像送自己的亲人离开那样。如果你上街买东西,他找你钱,他一定不忘说上“谢谢你”。在台湾我听到他们最常说的话就是“不好意思”,“对不起”,“谢谢你”。
台湾是摩托车和小汽车的“王国”。台湾的公路和街道没有大陆的宽敞,但车流不息。我几乎没有看到骑自行车的,在上下班时间,摩托车的车流蔚为壮观。在市区,无论是大车小车还是摩托车,没有一个按喇叭,也没抢道的,遇到红灯时大家都是规规矩矩齐刷刷地停好。在一些县市的街道和道路上,两边都停满了小汽车和摩托车,但始终不影响道路的畅通,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易!
当然,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譬如在台湾消费比大陆高,换钱需要交20元手续费,最好换合适的钱,否则花不完换回来还得再交20元,人民币也不能直接流通。
台湾之行所见所闻让我受益良多且终身难忘,作为我人生旅途中宝贵的经历,给我留下了万千印象和不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