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 云南】美丽的西双版纳--古朴的爱伲族

(2007-12-18 21:40:25)
标签:

我记录

生活变迁

旅行/见闻

旅行

游记

西双版纳

爱伲族

分类: JESIANA爱旅游-亚洲

在勐捧的第二天清晨,早上六点钟左右,各村各寨的鸡鸣开始此起彼伏,平时这会在家正是酣睡的时候,可在这却觉得格外的精神,怪了?是空气好,还是我兴奋的?都有吧,因为今天我即将进入神秘的爱伲山寨……

在西双版纳的12个世居少数民族中,傣族是主体民族,爱伲人则位居第二,是哈尼族的一个支系,人口约十九万。云南省的哈尼族大部分居住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现居住在西双版纳的部分哈尼族自称为爱伲人。
  爱伲人虽然没有文字,但他们有着非常丰富的口头文学。爱伲男子统称为阿力,女子称为阿布,是至今还在采用父子连名制的一个民族,父亲名字中的最后一个字,为子女的姓,非常有特点,据说这是为了保持他们家族血统的纯正。爱伲人崇尚黑色,“以黑为美”、忌讳白色及双数,他们服饰也多为黑色为主,在上面点缀少许的花边,女子成年后用黑布绑腿。据说过去爱伲人家挑选媳妇,主要是看这个女子黑不黑,小腿是否粗壮,在他们看来女子黑而健壮则为美,因爱伲人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思想比较严重,家中较为繁重的体力劳动绝大多数都由女性在做,因此挑选媳妇一定要身体强健、有劳动力的才符合他们的要求。
  爱伲人的房屋和傣族一样属“干栏式”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用来堆放杂物和圈养牲畜。大概由于傣族是当地主要的民族的关系吧,傣族人的竹楼大都在平地上而建,爱伲人的竹楼却大多建在山上。爱伲人的竹楼也有不同于傣族竹楼的地方,傣家竹楼只有一边楼梯而爱伲人的则有两边。同时他们的房屋也分为母房和子房,爱伲男子在小的时候随父母住在母房中,长到十五、六岁时,父母就在母房周围为他们建盖子房,方便他们谈情说爱、建立小家庭。父母在世时,儿子、儿媳及他们的小孩都住在子房里,吃饭则到母房去,父母过世后,长子一家可迁入母房继承家业。而爱伲女孩却没有子房,这样,“捅竹楼”就成了小伙去串姑娘的代名词。因为爱伲人房屋中,男、女室是分开的,女室靠楼梯的一张床叫“待嫁床”,它是供已到谈恋爱年龄的女孩睡的,夜晚,这张床的爱伲姑娘随时都要准备接受爱情的呼唤,因为这时会有爱伲小伙来串姑娘,即用一根小木棍穿过木板间的缝隙来捅她,她接到信号后就会偷偷下楼去和心上人约会了,这就是爱伲人非常有特色的一种恋爱方式“串姑娘”,也叫"捅竹楼"。
  爱伲人信仰原始宗教,他们认为万物都有灵,家有家神、寨有寨神。爱伲寨门称为“龙巴门”,门上的神鹰是爱伲人的图腾,左右两边的门柱分别代表着童女童男,是平安、多福的象征,两边的兵器是驱鬼的神器,在较为古老的山寨里,每年农历三月都要立一次龙巴门,并保留旧门不拆的习俗,因此,我们只需从龙巴门的数量来看,就可以评定一个爱伲山寨的年代了。同时,爱伲人还崇拜乌鸦,他们认为乌鸦是吉祥物,是不是很奇特?
  爱伲人是西双版纳至今唯一保留有“抢亲”习俗的一个民族。抢亲源于封建社会时期,男女青年为了反抗父母的包办婚姻而进行的一种活动,一般是因为一对情投意合的青年男女,他们中有一方或父母双方都不同意他们的婚事,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为了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就约好时间、地点,女方借故去背水或上山砍柴,男方就借机将其抢走,做出生米已成熟饭的样子,那么,观念传统的父母就不得不成全他们了。而现在爱伲人已经婚恋自由了,可是这个习俗仍然保留了下来。

我们去的时候正值他们准备午饭的时间,看到有外人来了,很多的村民都出来站在离我们不远处看着我们,就好像二十年前我们看外国人的感觉似的。我很想去他们其中一个人的家里看看,没想到他们很痛快的答应了我,而且非常热情的把我带上了竹楼的二层。这一层就是他们平时生活的地方,楼梯口的老奶奶坐在地上,正在用芭蕉叶子包糯米,包好之后再把它们放到火上去烤,烤熟了就能当主食吃了,爱伲族人至今仍是用砍来的柴生火做饭。屋子的正中间摆放着冰箱和电话,可以想象,这两件现代化的电器放在这么一个原始的竹楼里是多么的不协调啊,但在爱伲人的家家户户都有。刚离开了他家,这个奶奶就把我们叫住了,原来她是特意换上了爱伲族人的民族服装,还拿了一套让我也穿上,由于我比她们高很多,至使衣服穿在我身上就好像被五花大绑了一样,但我简直兴奋到了极点。这些衣服可都是家族祖传的啊,姥姥传给妈妈,妈妈传给女儿这样一辈辈传下来的,衣服上的中华民国的银元也都是实实在在、货真价实的!(只可惜无论我怎么跟她们说都不卖给我。。。)

爱伲族人过去多以种香蕉和粮食为生,现在几乎都以橡胶为主要生活来源。由于西双版纳是我国第二大橡胶产地,世界上很多大的橡胶厂,轮胎厂都在西双版纳设厂,例如普利斯通。爱伲人把割的胶卖给这些橡胶厂,很多家里现今都买了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有的甚至买了汽车,手机更是人手一个。。。看到这些我既高兴,又惆怅。高兴的是少数民族现在生活的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惆怅的是随着这种现代化工具的使用,估计用不了几年,再去就可能看不到这样的山寨了,取而代之的就是砖房了,也许我这是多余的,但总之,希望他们保留住自己民族的特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