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禾木之恋(散文)

(2009-03-24 22:45:25)
标签:

旅游

分类: 旅游天地

                           禾木之恋                老神

昨晚的梦中又回到了禾木……

 

那是前年夏天的一个清晨,我踱出了禾木的旅舍,独自在两旁都是小木屋的街上漫步。街上行人寥寥,“驴友”和多数居民还在享受黎明时的最后一刻酣梦。走着走着,忽然感到甩动的手触到了个毛茸茸的东西,低头一看原来是旅舍的大黄狗不知何时随我出了门,正依偎在身旁。它象个尽职的主人,护送我一路行来。四下一望,却有那么多牧羊犬在游来逛去,见有大黄狗伴我,则无一例外都表示友好地晃动着尾巴,丝毫没有唬人的意思。大黄狗送我了一程就回去了,而我出了村东头,来到小山下,见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攀上绿色的山包。沿路步步登高,路边草地上的露珠打湿了我的鞋袜。抵达高处,感到空气清冽,略有寒意。


晨曦中,禾木村似乎还在睡梦中,村子上空覆着一层薄薄的雾霭,静静的。东边的高山之巅闪动着几片金色的光斑,向天空射出了数道白光,为前方高高的云杉、雪松勾勒出挺拔的黑色轮廓。渐渐一轮朝阳从山尖上开始露头,把辉煌洒了下来。然而西面的村子还遮掩在山的荫影下,只有远山已经沐浴了一片曙光。山影渐渐退缩,曙光渐渐向村子铺开,好像是一首晨曲的乐章渐渐奏起。仿佛一刹间,禾木开始苏醒了:缕缕炊烟袅袅升起,牧人们走出家门将畜栏放开,给奶牛挤奶,放羊群出圈。几头老牛踱步在山腰的小路上,低头啃着碧绿的嫩草,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天清气沁,草木如茵,群山静抱,好一派融融晨光,将禾木妆扮的如幻境一样.

 

禾木之恋(散文)

禾木晨曦

 

禾木之恋(散文)

禾木的清晨

 

我们是昨日上午来到的禾木村。喀纳斯号称远离尘世“神的后花园”,禾木村则更被当作“后花园里的自留地”。

清晨,离开了喀纳斯旅游前站的布尔津小城,跨过波涛滚滚、水量丰沛的额尔齐斯河,不久就进入了阿尔泰山区。这一带的山景乍一看和天山山脉没有多大差别,也是葱茏的山林起伏在重重群山间,也是绿茵绒绒的草滩上浮动着如云的羊群,但细细一品,却比天山多了些潇洒、多了些飘逸。那插入蓝天的皑皑雪峰,那山间跳荡的清涧激流,特别是那连绵成片的白桦林,使人恍然感到进入了北欧画卷,被赋予了异国的情调。我来喀纳斯已是第二次了,此次要先去以往在旅游项目之外的禾木村。在离贾登峪不远的地方,我们的旅游车驶离了通向喀纳斯的正路,开上了前往禾木的道路。不久就与在山谷里翻滚奔腾的禾木河相逢并列逆行,看到滔滔急流在山间时而盘旋缠绕、时而跌宕直下;既是清流碧透,又激起千堆雪浪,这罕见的景观令人不断发出惊叹。旅游车在苍山翠林中曲行,穿越了一片片草原,当车绕过一座青葱的山包后,那阵列着许多俄罗斯童话中小木屋的禾木村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禾木乡是中国西部最北端的乡。禾木村是由保持着最完整民族传统的图瓦人集中生活居住地、是著名的图瓦人村庄之一,也是仅存的三个图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中最远和最大的村庄。图瓦人颇带许多神秘色彩:传说他们是被成吉思汗西征遗忘的士兵后裔;语言是属于与哈萨克语相近的突厥语系;信仰多是喇嘛教,也保持着较深的萨满教影响,少数人信俄罗斯正教;住的是俄罗斯式小木屋;其民族成分却是蒙古族。

在群山环抱的开阔地上,禾木村静静地躺着,图瓦人的尖顶小木屋、牲口围栏随意地散落在村子的各个角落。漫步在禾木村里,所见尽是用整根原木搭建起的小木屋,连我们下榻的旅舍也是如此。同是木屋的小学校里有几个图瓦学生玩耍,我们与他们搭讪起来,方知他们都是各处牧人的孩子,寄宿在学校,快放假了。和我们交谈虽略带羞涩,但还是落落大方、淳朴实诚,丝毫没有城市孩子那小家子气。夏季的禾木村里人并不多,大多图瓦人都到夏牧场去了,村里到处都有闲逛的马、牛、羊、犬,它们不怕人,特别是牧羊犬,人们也不怕它们,悠哉游哉,悠然自得,颇有世外桃源之风。

村子北面就是禾木河,河上架着一条木桥,桥墩为菱形的粗木筐,里面堆满大块鹅卵石,实在别致少见。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何桥的两端都各设两扇大门,难道河的南北分属两家,都需要掌握开启门户的权力?在桥上凭栏而望,禾木河水碧波银浪、湍流滚滚,两岸的白桦林象它的绿色守望者,一程一程送它远去。它将汇入布尔津河,再加入到额尔齐斯河,最后归宿是北冰洋。额河是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它把源于阿尔泰山脉各条河流汇总成一条阔流,水量浩大,其水现已引向克拉玛依,成为这座石油城的水源,也将浇灌干涸的准噶尔盆地。

禾木之恋(散文)

滚滚的禾木河

禾木之恋(散文)

 

过河前行,沿一条木板铺成的小路逐阶登山,路旁伴着一群群窈窕淑女般的小白桦,微风拂过,树丛翻卷着银绿相叠的叶浪,发出拨动琴弦的音律,仿佛把人带到了朴树的《白桦林》的意境。山上便是当地人指称的成吉思汗点将台。其实所谓“成吉思汗点将台”在阿尔泰地区远非一座,只是这座景色更壮美、气势更阔大:北面那座在盛夏里顶峰都覆盖着白皑皑冰川的雄伟大山,正像三军统帅背靠着的巍峨屏障;脚下禾木村那些鳞次栉比、星罗棋布的木屋,多像铁流万里的蒙古西征大军在此扎下的营帐;蓝天、白云间一头搏击长空的苍鹰在翱翔,恰似成吉思汗的英魂君临尘凡,来点阅他所向无敌的勇士们。面对着脚下被群山护卫、被草原拥在怀中的禾木村,这一片芳草萋萋的高耸山台成了摄影者的天堂。那些仰慕禾木村美景而来的摄影家们往往把他们的“长枪短炮”架设在这里,猎取“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佳境。然而,这并不是禾木最美的时候。据说,到了9、10月份的金秋时节,头顶的苍穹更高、更蓝了,山尖上的冰川更阔、更白了,当大自然的画笔给白桦林染上一片金黄,杂以红、绿相间的秋叶、碧草,再加上禾木河清冽的一泓秋水,满目五彩缤纷,胸中心旷神怡,那景色才叫美得醉人。可惜我们早来了两、三个月,无福消受那人世难觅、神界逍遥的美景。

禾木之恋(散文)

点将台上俯瞰禾木村

禾木之恋(散文)

禾木秋色(转载网上)

 

夜晚我又独自徘徊在村外。周遭的群山只显出峻峭的黑影环抱着村子,群山之上铺开了浩渺的星空,一颗颗钻石般的星星缀在黑丝绒般的天幕,是多么璀璨。哦!久居污染日重的城市,早就不见这样洁净、壮丽的夜空了,心中只涌上曹操的一句诗:“星汉灿烂,若出于里”。东山上那半个月亮爬了上来,把银辉灑向沉寂的村落。正是城市喧闹的夜生活开始之时,而这里却如此静谧、如此安宁,禾木进入了梦境。

禾木啊,神在自己的后花园里,竟然经营着你这块尤物般的“自留地”,实在令人赞叹造化的奇迹。

 

当我独赏完晨景回到旅舍时,导游已在催促上路,还要赶到喀纳斯湖景区。禾木度过的大半天和一个夜晚,是那样的短促,那样地让人依依不舍。旅游车开出了村口,车窗外的起伏的草原上遍地开着形形色色花卉,绛的、紫的、黄的、橙的,色采纷杂,曼姿摇曳。在山坡上奔跑、追逐,仿佛与我们招手相别。别了,禾木!你就像那匆匆的初恋,已经深深埋藏在我的情愫里。

梦醒了,情未了!禾木啊,我把梦留在了那里,我把心留在了那里……

 

【资料】喀纳斯景区是我国图瓦人唯一的聚居地。禾木乡是中国西部最北端的乡。禾木村是由保持着最完整民族传统的图瓦人集中生活居住地、是著名的图瓦人村庄之一。

图瓦人属于中国北方最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世代以放牧狩猎为生。他们使用的图瓦语属突厥语系,是中国现存的稀有语种,图瓦人信仰藏传佛教而又多“萨满”遗风。图瓦人保留着古老、完整的部落和较强的氏族血缘观念。有学者认为,图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遗留的士兵后裔,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他们与现在的图瓦共和国同属一族。在喀纳斯,图瓦人聚居的小村庄是当地自然风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