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看昨晚童的表现:
  
晚八点,我招呼儿子洗澡,这些不游泳的日子都是在家洗澡,洗头最麻烦,因为小子不让我给他洗头,每次洗头都是大呼小叫,以大哭大闹告终。这次我想用洗头帽吧,小时候买的,头大了,得现改尺寸,我笨手笨脚好不容易改到和童头围大小合适,递给他,跟他耐心详细的讲解了这个帽子的功能和效果,以往如有类似的事情,我儿子会很乖的配合的,可是这次嘴巴答应的很好,真到了澡盆里就不是他了。先是很认真地告诉我, “你把帽子放下,放到马桶盖上!”我在解释,再哄他也不理我,看我还在坚持说帽子的好处,他蹭得一下从盆里站起来,斩钉截铁的说:“我不洗了!我就是不让你给我洗头!”我一看这形势,只好顺水推舟,“好吧,不洗头了,你坐下接着玩儿吧。”我扭头到厨房拿出了一盒日本奶糖,这可是童妈的存货,一直都不给他吃糖的,只是最近邻居先后给他吃过几次糖,他才开了荤,好在吃的不多,他也没有强要过,但是看到总是很喜欢的。我想这糖应该管用能换他戴上洗头帽。他看到糖,有点儿兴奋,但一听我的条件,表示他不要!我一再解释,并询问他为什么不让洗头,得到答非所问的回答,无奈……
“你把帽子放下,放到马桶盖上!”我在解释,再哄他也不理我,看我还在坚持说帽子的好处,他蹭得一下从盆里站起来,斩钉截铁的说:“我不洗了!我就是不让你给我洗头!”我一看这形势,只好顺水推舟,“好吧,不洗头了,你坐下接着玩儿吧。”我扭头到厨房拿出了一盒日本奶糖,这可是童妈的存货,一直都不给他吃糖的,只是最近邻居先后给他吃过几次糖,他才开了荤,好在吃的不多,他也没有强要过,但是看到总是很喜欢的。我想这糖应该管用能换他戴上洗头帽。他看到糖,有点儿兴奋,但一听我的条件,表示他不要!我一再解释,并询问他为什么不让洗头,得到答非所问的回答,无奈……
   
穿完衣服,小东西给我说:“你给我的糖呢?”
   
“什么糖?”
   
“刚才你拿的,我想吃!”
    “你不能吃,我说了只有戴洗头帽安静让妈妈洗头的才能吃!”
   
“我吃!吃了明天洗头!我听话!”
    
我表示不能给,我只给说话算数的孩子,我一直在童跟前都是说到做到的,我想我说话算数就会影响他的,可是我好像有点儿天真……
    
童开始哼哼唧唧,我不理他,他就开始哭,他爸过来继续和他讲道理,根本不听,坚持说他要明天洗头,现在吃糖。于是,童爸给出了两个条件,一是吃完糖要刷牙,二是明天必须洗头,否则永远没有糖!童破涕为笑,吃到了糖。如果只有我自己在家,是无论如何不会给他的。好像在这种时候,爸爸比妈妈更容易心软。
    
当我打了刷牙水给童时,他说:“我不刷牙!就是不刷牙!我的牙里面有虫虫!不信,你看?!”我有些生气,但是压住心里的火气,很有耐心的奉劝他要说话算数云云……
    依然不听,自顾自地玩,放佛我们两个不存在似的……
   
“童,妈妈生气了!我把刷牙水放在这里,如果你不刷牙,不要叫我了!”我放下杯子出去了。
   
童依然不管不顾,童爸赶忙解释妈妈走了,生气了,你快来刷牙吧,童还是刚才的那个样子,根本不理我们,童爸只好也出来了,躲在门口偷偷看着他。他一会儿摆弄他的脚丫子,一会儿翻翻书,过了几分钟,发现我们真的没有理他,就喊了:“妈妈,我要尿尿!”这小子,开始耍心眼要骗我了!我把他抱到厕所没说一句话,他根本不尿,自己嬉皮笑脸的那起牙膏说:“夷?这个牙膏怎么是白色的呢?!我把它挤到牙刷上,看看好用吗?!”说着拿起自己的牙刷,开始刷牙了。
   
我暗笑,但还是沉默不语,他从镜子里看着我,嘿嘿地笑着,说实话,那小样儿可爱极了,他自己刷牙,还故意刷舌头吸引我的注意力,对我说:“你应该说,我很棒!能自己刷牙了!”
   
这样的事情,最近在童身上是经常发生的,说“不”“不行”的几率明显高于以往,有时即使是他同意的事情也会以“不”开头作回答。
 
   
都说两岁的孩子进入人生的第一个逆反期,什么事都要按照自己的思路、自己去做,而不愿意别人来干涉他的自由。我采取各种办法应付和处理他的逆反期,好像现在看来有效果,但是过程很艰苦。
  
我尽量多陪伴他,和他讲道理、商量行事,我不在乎他成天对我说“不,不行!”我想这是他逐渐证明他存在的一种方式,他希望通过让他自己来做某些事情,向大人展示自己已具备的能力,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能力已经很强了。孩子其实都是很聪明的,他很明白家长对他的重要性,说白了他就是不敢得罪,可是他们会见机行事,有空子总会钻的,他会很反感家长说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他希望任何事情都自己作主。我尊重这时孩子成长的规律,也尽可能的学会尊重他们的想法,让孩子们能够畅通无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可以有想法的人。另外,也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对他宽容些。
   
大多数情况下我都会像昨天那样适当的说“不”,让他知道我的坚决,让他知道有些时候妈妈的话必须服从,大吵大闹没有作用。
   
刚才上网查了查幼儿逆反期的教育发现了几条有用的做法,转抄如下,希望有用:
   对于有逆反、叛逆行为的孩子,父母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
    ▲与孩子冲突时要冷静,不要使冲突加剧,可以暂停或抽时间出去;
  ▲一旦孩子表现出合作与变通时,要给予他正面的表扬和鼓励;
  ▲确定合理的、与孩子年龄相适应的限制,并坚持下去;
  ▲用体育锻炼等来舒缓你的紧张情绪,避免向孩子发脾气;
  ▲努力与他人合作,并获得与孩子有关的其他人(老师、配偶)的支持;
  ▲父母在必要时可以寻求儿科医生和心理学家的帮助。
  逆反并非一无是处,也有正效应
  许多父母都觉得儿童的逆反心理对其身心健康不利,其实,逆反心理并非一无是处,它虽有妨碍儿童身心发展的一面,但也有很多正效应。
  ▲逆反心理包含许多积极的心理品质
  逆反心理包含诸如自我意识强、勇敢、好胜心强、有闯劲、能求异、能创新等积极的心理品质。现代社会充满竞争,迫切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眼界开拓、能进取的人才。因此,父母要善于发现逆反心理中的创造性品质和开拓意识,并合理引导。只要引导得当,逆反心理是能够在现代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
  ▲逆反心理在某种程度上能防止一些不良品质的形成
  逆反心理强的孩子在不顺心、烦闷、压抑、不满意的时候,敢于发作,能使不愉快的心情和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负面情绪不至于长期滞留于心中得不到释放。他们不会有畏缩、压抑的心理,也不会懦弱、保守、逆来顺受。这样能起到维持身心健康的作用。
  因此,父母应善于发现逆反心理中的积极因素,并善加利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