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上半部分,虽然后知后觉,现在才看,但好的东西无论什么时候看总都是好的.因为今天时间太晚了,所以只看了一半,明天继续看后面的,但我以前的读书习惯是喜欢一口气读完,唉,不过,光看了一半,就已经很想写点东西了,因为,从这本书里,我找到了太熟悉的感觉.
我脑子里经常会冒出一些奇怪的想法,比如有时候我会想,哲学里说"任何东西都有类似感觉的反应."那我如果把一根针插到地上,地球会觉得痛吗?而现在我发现,刘亮程虽然是个老男人,但他也和我一样,有着类似的想法,他在<一个人的村庄>里描述的很多想法,我都有过,简直简直简直....
比如这段"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我也经常有这样的想法,甚至有时候,我对一朵花微笑,我都能感觉到它也在对我微笑.
比如这段"那次是一只蚂蚁,背着一条至少比它大二十倍的干虫,被一个土块挡住...我猜想这只蚂蚁一定是急于把干虫搬回洞去。洞里有多少孤老寡小在等着这条虫呢。我要能帮帮它多好。或者,要是再有一只蚂蚁帮忙,不就好办多了吗?正好附近有一只闲转的蚂蚁,我把它抓住,放在那个土块上,我想让它站在上面往上拉...那只忙碌的蚂蚁好像感到身后有动静,一回头看见这只,二话没说,扑上去就打。这只被打翻在地,爬起来仓皇而逃...我真看急了,一伸手,连干虫带蚂蚁一起扔到土块那边。我想蚂蚁肯定会感激这个天降的帮忙。没想它生气了,一口咬住干虫,拼命使着劲,硬要把它再搬到土块那边去...我这颗大脑袋,压根不知道蚂蚁那只小脑袋里的事情。
"这这这...简直就是我自己做过的事情嘛!一模一样!!!
比如这段"那天我扛着锨站在埂子上,一只鸟飞过来,落在我的锨把上,我扭头看着它,是只挺大的灰鸟...灰鸟站稳后便对着我的耳朵说起鸟语,声音很急切,一句接一句,像在讲一件事;一种道理。我认真地听着,一动不动。灰鸟不停地叫了半个小时,最后声音沙哑地飞走了...这种鸟可能就剽下那一只了,它没有了同类,希望找一个能听懂它话语的生命。它曾经找到了我,在我耳边说了那么多动听的鸟语。可我,只是个种地的农民,没在天上飞过,没在高高的树枝上站过。我怎会听懂鸟说的事倩呢?"
另外还有很多其他相似的感悟,总之,看这本书有相见恨晚的感觉,等明天看完了全书,再完整地写篇读后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