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塔瓦河(Volta Watts
River)是捷克最大最长的河流,是捷克的母亲河。
沃尔塔瓦河像一条绿色的玉带将布拉格一分两半,两岸风光旖旎。
捷克作曲家贝德里赫·斯美塔那(1824-1884)创作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最著名的一首曲子《沃尔塔瓦河》被誉为捷克第二国歌。
斯美塔那为交响诗《沃尔塔瓦河》写了一段文字(大意):
两条小溪流过寒冷的森林,汇合起来向远方流去
它流过回响着猎人号角的森林,穿过丰收的田野
岸边传来农村婚礼欢乐的声音,月光下仙女们唱着蛊惑人心的歌
沃尔塔瓦河从激流中冲出峡谷,在岸边轰响并掀起浪花
它的河床变得宽阔,带着涛涛的波浪在美丽的布拉格旁边流过……
沃尔塔瓦河上天鹅游弋
站在查理大桥东侧,看对岸的布拉格城堡。
在布拉格山顶公园俯瞰沃尔塔瓦河。布拉格是多桥之城,流经布拉格的沃尔塔瓦河上有18座大桥。
通向布拉格民族剧院的大桥。
布拉格最古老最著名的桥是历代国王加冕的必经之路,有着
650年历史的查理大桥。查理大桥是在沃尔塔瓦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桥,是欧洲最古老最长的大桥。暮色中的查理大桥灯光闪烁,格外漂亮。
大桥东侧通往布拉格老城广场。经历了几百年风雨和洪水的侵袭,二战期间坦克从桥上隆隆而过,大桥至今坚如磐石的秘密是当年在建造时砌石的灰浆中掺入了鸡蛋清,这一点经过科学试验分析得到了证实。
查理大桥上有30座圣尊雕像,是出自捷克
17-18世纪巴洛克艺术大师之手的杰作,被称为“欧洲的露天巴洛克雕像美术馆”。从1965年开始,所有雕像有系统的用复制品代替,原作移往国家博物馆展出。
大桥西侧的马洛斯特兰斯卡塔楼,通往布拉格城堡、圣维特大教堂。
查理大桥上游人如织。为了保护大桥,桥上禁止一切车辆通行,只允许步行。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查理大桥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大桥右侧第8尊圣约翰雕像是查理大桥的守护者,雕像旁边的围栏中刻着金色十字架的位置,就是当年圣约翰被从桥上扔下的地点。传说圣约翰出生于内博穆克,曾任布拉格大主教。由于他不肯向国王透露王后的忏悔内容,国王一怒之下命令手下将圣约翰从查理大桥上扔进沃尔塔瓦河里。
大桥东侧的查理四世雕像。大桥是1357年捷克国王查理四世下
令建造,故称查理大桥,于1400年完工。
1357年是捷克历史上最昌盛的查理四世时期,当时的波西米亚
王朝的建筑师彼得·帕尔勒日被国王查理四世钦定在沃尔塔瓦河上设
计并建造一座石桥。接到圣旨后这位年仅27岁的年轻人竟长跪不起,
发誓一定建成一座全欧洲最好的大桥。大桥建造了漫长的60年,年
轻人最终没能看到他设计的大桥落成。
查理大桥数经浩劫,见证了许多历史事件,也见证爱情。

浪漫爱情在查理大桥上每天上演。
人们仰望着耶稣青铜雕像,祈祷带来好运。据说只要用心触摸雕
像便会带给你一生的幸福。
最古老的建于14世纪的青铜雕塑《十字架上的耶稣》。
天长日久大桥上的青铜塑像有多处被游人摩挲得锃亮。
查理大桥上有艺人表演、摊贩售卖和画家绘画,热闹得很。
大桥西侧的马洛斯特兰斯卡塔楼通往老城。
附录:
著名的查理大桥成就了波西米亚历史上两位最具魅力的天才:作曲家斯美塔那和作家卡夫卡。
1874年秋天,被誉为捷克音乐之父的作曲家斯美塔那因患耳疾而痛苦万分一度想结束生命。“那天清晨,我缓缓走上大桥,没有人知道我想干什么。就在这时我听见了沃尔塔瓦河撞击查理大桥的声音……”斯美塔那在他晚年的回忆录中称沃尔塔瓦河的激流声是捷克人心灵的呼唤,而历经几百年风雨血火的查理大桥则是他心中的祖国。后来作曲家的这些感情全都被凝聚在了他的著名交响诗《我的祖国》中。
在查理大桥边坐落着斯美塔那的故居,最值得一看的便是那份早已泛黄的《我的祖国》原始曲谱。在曲谱的留白处,斯美塔那用斯拉夫文标注着查理大桥和沃尔塔瓦河的字样,因为这是他生命和创作的源泉。
另一位天才是卡夫卡,这位出生在查理大桥桥墩边上的犹太人,将查理大桥称之为他生命的摇篮。1934年5月,静静地躺在维也纳郊外疗养院里的卡夫卡,让守候在它身旁的好朋友雅努斯记下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我的生命和灵感全部来自于伟大的查理大桥”。
卡夫卡去世后,雅努斯出版了著名的回忆录《卡夫卡对我说》,雅努斯在书中写到:“我经常会为卡夫卡如此钟情查理大桥而吃惊。他从3岁开始便在桥上游荡,他不但能说出大桥上所有雕像的典故,有好多次我甚至发现他竟在夜晚借着路灯的光亮在数着桥上的石子……”
这份源于查理大桥的乡情终于在卡夫卡死去10年后感动了捷克人。1944年纳粹占领捷克,卡夫卡所有的作品全部成为畅销书。而到了1968年布拉格之春,当另一位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投奔西方后,卡夫卡的乡情文学更是成了捷克人爱国行动的精神寄托。如今的捷克人说:米兰·昆德拉没有了祖国,而卡夫卡不但有祖国还有人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