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江南之叶
江南之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933
  • 关注人气:7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一场音乐会想到的

(2012-07-09 18:52:15)
标签:

杂谈

分类: 有感而发
    今天的星期音乐会是北京交响乐团演奏的俄罗斯经典交响音乐作品,谭利华执棒指挥。演出曲目:格林卡的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柴可夫斯基的《斯拉夫进行曲》,肖斯塔科维奇的《节日序曲》,哈恰图良的《马刀舞曲》,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柴可夫斯基的《意大利随想曲》。演奏水平很高,观众反响热烈,又返场演奏了一首哈恰图良的圆舞曲《假面舞会》。

可是今天在音乐会的进程中,发生了一件很意外也很糟糕的事情:有一位观众声音洪亮地打了个大哈欠。当时谭利华正在向观众们介绍《意大利随想曲》的创作年代和作品风格,音乐厅里非常安静,只听见谭利华在娓娓道来。突然之间后排观众席上传来一声响亮悠长的哈欠声,无异于平地一声惊雷,所有的观众目瞪口呆。谭利华停止了讲解,等了两秒钟,说:听音乐也是很累的呀。接着讲解。当时我的感觉好像这个哈欠是自己打的,十分羞愧。前几天刚与我的同学讨论过欣赏高雅音乐时观众们的举止是否文明,她说她在上海欣赏祖宾.梅塔指挥的交响音乐会时,场内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似乎集体气管发炎。我还说北京的观众要文明一些,演出过程中能保持安静。谁知今天就给我个反证。

今天的演出的曲目,除了《节日序曲》,其他我都很熟悉。受父亲的影响,我也非常喜欢听古典交响乐。我父亲解放前毕业于中正大学,有很高的文学艺术造诣。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精通英语能流利会话(14岁就能够阅读狄更斯的原著),酷爱古典音乐。他没有什么财产,唯一珍爱的就是他的2000多张CD,全部是古典音乐。一部分是他的晚辈或老同学从国外或港台带来送给他的,更多的是他自己一张张搜罗来的。设想一下,一位80多岁的老人在音像店里淘CD是多么滑稽。他和好几家音像店老板都很熟悉,有时候他会指着一张CD封壳上的目录和说明告诉音像店的老板,哪里翻译错了。前些年,我每次回去看望他,他都要带我去音像店买几张CD,或是将他特意多买的CD给我几张,不知不觉地我也有了几百张CD。爸爸的2000多张CD,他编了目录还作了说明。送给我的CD,怕我看不懂曲目目录,都翻译好了写在纸上夹在CD盒里。后来他也会买一些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DVD。现在音像店一家家关张了,网上什么音乐和视频找不到?老父亲腿脚也不灵了,去音像店的节目才算终止。我的儿子小时候放在外公外婆身边,是他们带大的。那时候我发现他不会唱什么儿歌,却会用稚嫩的嗓音含混不清地大声唱外国歌剧里的歌曲。妈妈去世后,音乐更成了爸爸不可或缺的陪伴。爸爸对我说,听音乐就如同在和人交谈,我一点也不觉得寂寞。隔两三天我会打电话给爸爸,大多数电话接通时,就会听到听筒里传来交响乐的声音。大前年爸爸来北京参加外孙的婚礼,我特地买票请爸爸到国家大剧院听了一场歌剧《卡门》,爸爸很开心。

有一次,我送给爸爸一张法国纪录片DVD《鸟的迁徙》,画面美,音乐更美。过了些日子,爸爸让人带给我几张DVD,并附了一张纸条:“《鸟》很好,有诗意,生命、生存的挣扎。给你几张片子。一张是《音乐之声》,分二张碟子;一张是穆特演奏的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其中第二张有一部分是讲的穆特学奏贝多芬乐曲的体会,值得听一听;一张是海明威的名作《老人与海》;还有一张是《樱桃的滋味》,这是直译的片名,是伊朗的片子,很少见。后面两张,几乎没有什么情节,但哲理性很强,值得细细品味。总之,要坚强、达观、有信心。”

 我感谢音乐,在爸爸孤独的晚年陪伴他。我自己也从音乐中获益匪浅,聆听那些或激越或悠扬的美妙乐曲,心会变的开朗明亮而宁静。从一场音乐会想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