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应该如何称呼自己的老师

(2008-12-21 19:00:18)
标签:

语言

言语交际

称呼

杂谈

分类: 语言杂论

 

 

 

称呼属于称谓语,是语言及其应用研究一个方面的内容。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经常会遇到称呼不当的问题。以下我们讨论作为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应当如何称呼自己老师(导师)的问题。

称呼有面称和背称之分,即当面的称呼和背后的称呼,二者经常是不一样的。背称中,有使用“恶称”的,比如我就曾经听过有几个学生在背后议论他们的教师,用的竟然是“××这小子”,或许是在哪方面得罪了学生吧;有使用“变称”的,比如不少学生(主要是博士生,其次是硕士生,以理工科居多)称老师为“老板”,多少反映出了一些“变味”的师生关系,也引得不少人就此发表了很多议论。

面称包括对话时(当面交谈或打电话等)的称呼和书面称呼(现在人们很少写信了,书面上的面称主要表现在最子邮件以及短信等),最常用的就是“老师”或“姓氏+老师”了。记得很久以前,当然也是我调来北师大之前,曾经读过一篇文章,说是在北师大有一个传统,就是学生对老师一律以“先生”称之。所以来之前,我也是准备被学生称为“先生”的,可是来了之后才知道,此风已经不存,现在的学生也都是以“老师”或“姓氏+老师”来称呼自己的老师的。

那么,这两个称呼有没有什么区别?在我的感觉中,区别还是有的,并且我也就此与其他一些老师交流过,大家的看法基本一致。

总的来说,称老师时加不加姓氏大致有远近之别。一般的情况是,对自己的“亲”老师,比如说自己的导师,或者是有比较强烈的认同感、关系比较或非常密切的老师,通常选择无标记的形式,即不加姓氏,这样会透着亲切,听着更有“自己人”的感觉,而这样的感觉是“姓氏+老师”所没有或不明显的。

现在一个比较普遍的情况是,许多学生不太知道两种面称形式的区别,因而不会有选择、有区别地去使用二者,通常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只用“姓氏+老师”这一种形式,这样客观上就是在拉大师生的距离而不是缩小它,尽管大多数情况下这应当不是学生的真实意思,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如此。

  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一个非常基本、也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选择最恰当的称呼语,这一点,是每一个人都要特别注意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