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州寻旧

(2009-10-12 17:15:17)
标签:

且兰

牂牁

旧州

黄平

石赞清

分类: 散文

旧州寻旧

(发中国作家网)

       

   

    走进旧州,便走进了历史。

    地处贵州黄平县的这座小镇很古,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至2300年前,文字尚未记载的历史应该更早。春秋时期,这里有个叫且兰的部落方国,故都就在旧州。战国后期,且兰被强大的楚国征服,改国为郡,但不久得以复国。秦灭汉立,且兰彻底纳入汉家的王土,定名牂牁,神秘的且兰古国终于在历史的烟尘中逝去。

旧州是个十分开阔的大坝,青山朦胧,逶迤如屏。深黄色的坝子如同一个肤色古铜的汉子敞开着宽广的胸怀,躺在群山的环抱之中;舞阳河则似广袖轻舒的多情女子,在他的怀中几度翩舞,几度回眸,最后恋恋不舍地向山外飘然而去。

坝子的边缘,小镇依山而建,在镇子的高处望去,农舍星罗棋布,随意点缀着坝子;田野阡陌中,有农夫在垄上慢慢行走。一声鸡鸣,两声狗吠,使乡间的秋日更加宁静。午后阳光斜照,东边的田野净朗明丽,一如色彩浓烈的油画;西边的村寨薄霭轻烟,恰似笔调淡然的水墨。

桃源之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时此地,我的思绪如此。

春秋至清初,旧州一直是连接西南和湘楚乃至中原的交通枢纽,是黔中极为重要的水运起点和商品集散地,那些唐宋寺庙留下的断壁残垣,还有明清时期的徽派民居见证过那段漫长的繁华历史。

    一条不长不短的西上街,青砖黑瓦、飞檐翘角,这些房屋迄今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虽旧容沧桑,却身姿挺立,这是伴随洪武兵戈西进的江淮文化的遗迹。六百多年前,屯居此地的江淮先民们将深深的乡恋融入建筑的文化之中,这种文化便在且兰的故土落地生根并延续下来。看今天小街居民,悠闲散淡,古风几许,行走其间,仿佛置身于明清市井。

    历史上的旧州曾经商业繁荣,文化昌盛,科名辈出。明中叶至清末的300年间,全州共有29名进士和251名举人题名金榜,这在地处西南一隅的“蛮夷”州县,可算是引以为傲的传世功名了。这些人中,有明代广西右布政史周瑛、都察御史解立敬,南明太常博士陈正心,清代山东巡抚朱定元、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石赞清等人。其中,晚清名臣石赞清尤其令人称道。

石赞清出生于旧州寨勇村,自幼父母双亡,家境贫寒,由伯父抚养。他聪敏好学,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官至巡抚、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和侍郎等职。他为官三十余年,政绩颇优,官声甚佳。石赞清在天津知府任上,适逢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争主权,护百姓,他不惧威胁,迳往敌营,义正词严,怒斥敌酋,其气概使敌寇折服,让百姓欢呼。

这个地灵人杰的地方,跟一些著名的人物也有着特殊的因缘,他们的故事为这里的历史增添着传奇和色彩:

这里有两位知州,其膝下孙辈世人皆知,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甚大。一位是明代知州史应元,明末清初抗清名将史可法的祖父。史可法曾随祖父在旧州生活、读书,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然后从这里走出大山,走向仕途,走向民族的战场。另一位是清代知州杜琢章,一代文豪郭沫若的外祖父。郭沫若的母亲杜邀桢就出生在这里,郭母一岁时,遇苗民起事,旧州城破,杜琢璋与妻及妻妹连同仆人一并殉节,忠义的奶妈带着郭母冒死逃离,方免于难。

还有两位“老外”,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在中国现代战争的历史上,为旧州抹上浓重的一笔:一位是英籍瑞士传教士勃沙特,勃氏长期居住旧州传教,与长征进入贵州的肖克、王震红六军团相遇,被邀翻译地图,他与红六军团辗转奔波560余天,后撰写回忆录《神灵之手》在伦敦出版,成为最早介绍红军长征的西方人士。另一位是美军“飞虎队”队长陈纳德。二战后期,陈纳德曾率“飞虎队”一部进驻旧州机场,与敌长空激战,令倭寇胆寒。

    光阴荏苒,世事变迁,所有这些,到如今皆已成为陈年的旧事。漫长的两千多年里,旧州从国都到郡治,到府治,州治,县治,直至成为一个小镇,政治的辉光早已湮没于历史,至清康熙年间,黄平州治迁往今日县城所在的新州,旧州便真正成为了“旧日之州”。

旧州老了,昔日的旧州,仅尘封在古书的字里行间里,残留在古庙的陈梁旧柱上,以及明清的青砖黑瓦里;也许西上古街的悠然漫步,农家村寨的狗吠鸡鸣,夕阳斜照的暮霭炊烟,还能唤起些许旧时的回忆。

                                                

                                                            

                                                          2009年10月5日夜于旧州

  

旧州寻旧

 面积达三万余亩的旧州大坝

 

旧州寻旧

 明清徽派民居集中处  西上街

 

旧州寻旧

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文昌宫

 

旧州寻旧

 坐落在旧州中学的史可法塑像

 

旧州寻旧

 坐落在旧州中学的石赞清塑像

 

旧州寻旧

 旧州二小  郭沫若母亲杜邀贞故居

  

旧州寻旧

 旧州天主教堂

  

旧州寻旧

 勃沙特塑像 

 

旧州寻旧

 旧州机场的陈纳德塑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