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阿里八千里【4】

标签:
普兰札达阿里旅游摄影 |
http://s16/mw690/001AfTbazy7nBprALfxaf&690
普兰是个特别的地方。
在西藏生活了几十年的作家马丽华如此描述普兰——普兰在藏民族精神世界中地位独特,盛名不衰,具有其地理、文化、历史、宗教等方面的多重因素。简而言之,它的神山圣湖——冈底斯主峰冈仁波齐和玛旁雍措——即是它神圣到极致的象征。
除此,普兰别具风采的还有它的服饰、歌舞、传说、古商道……即便对于本土西藏人来说,它也具有扑朔迷离的古典感和异域感。
我们还被藏学家们告知,古代的阿里高原并非我们想当然所认为的那样偏僻封闭。从前的时候,阿里依靠着喜马拉雅与冈底斯之间开阔的绿色走廊以及南部的孔雀河、西部的象泉河这三条通道开通了阿里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此刻,行驶在阿里高原上的人们,由于举目皆荒凉,很难有所谓文化走廊的历史感觉了。在普兰境内,仅县城可见青枝绿叶的乔木。但这小片绿洲历来就是外来商旅心驰神往、望眼欲穿的好地方:毗邻印度、尼泊尔的普兰,早早就做了三国传统贸易市场。有二十四条古商道孔雀开屏般地伸向喜马拉雅的每个垭口,从那里,再遥远地逸向并融入南亚次大陆。
由于没做功课,我们几乎对普兰一无所知,因此住宿一晚便驱车离开。不算遗憾的是,即使我们了解普兰,行程安排也没时间多做停留。
普兰——札达
玛旁雍错
玛旁雍错是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也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还是马泉河、孔雀河、象泉河、狮泉河等四条“神河”的发源地。其中:马泉河、孔雀河分别流向东方、南方,最后汇入恒河;象泉河、狮泉河分别流向西方、北方,最后注入印度河。
玛旁雍错在藏语中意为“不可战胜的碧玉湖”。传说最早的时候,湖底聚集了众多的珍宝,于是就把它以苯教中的广财龙王之名“玛垂”来命名,被苯教徒称为“玛垂”或“玛垂错”。后来,到了11世纪,在湖畔进行的一场宗教大战中,噶举派大胜苯教,为纪念这一胜利,改名为“玛旁雍错”,又称“玛法木错”。因此,“玛旁”在藏语里就是“不败,无不胜”的意思,此湖因而成为佛教信徒顶礼膜拜的圣湖,从而声名远播。
在古印度教的神话中,玛旁雍错还是一座意念之湖,是大神湿婆和他的妻子喜马拉雅之女乌玛女神沐浴的地方。无论是谁,一旦有机会一睹玛旁雍错或者能沐浴其中,他便会进入婆罗摩的乐园;一旦喝了圣湖之水便会进入湿婆的天堂,并且可以洗净子孙后代的罪孽;甚至,如果你心中一直牢记并默念玛旁雍错的名字,那就会自然的得到念力和超度。
藏文古籍《冈底斯山海志》记载,玛旁雍错深不可测的湖水下面有广财龙王的龙宫,龙宫中聚集了世间众多的财宝。来到这里朝圣的人,只要绕湖一圈或者在湖边能得到湖中的一条小鱼、捡到一块小石头、拾到一根飞鸟的羽毛,便是得到了广财龙王的赏赐,将一生有财运。
http://s9/mw690/001AfTbazy7nBpAp0uc68&690
http://s16/mw690/001AfTbazy7nBpBP4rt0f&690
【此刻的玛旁雍错,色彩光影仍然不好。】
http://s14/mw690/001AfTbazy7nBpC7QMB5d&690
【角度也不怎么样。】
http://s8/mw690/001AfTbazy7nBpDq7ifc7&690
http://s9/mw690/001AfTbazy7nBpDskze08&690
http://s3/mw690/001AfTbazy7nBpDxKwya2&690
【爬上极物寺旁的山头,我们的兴趣一下子被那重重叠叠的,似乎望不到边的玛尼堆吸引。每一块石头都被涂成佛教中的藏黄色或藏红色,上面都刻着白色的六字真言。极物寺的僧人每天都要来到这里,围绕着玛尼堆、平安塔转经祈福。】
http://s15/mw690/001AfTbazy7nBpEpvpY1e&690
http://s16/mw690/001AfTbazy7nBpFI3QH9f&690
http://s7/mw690/001AfTbazy7nBpHaBgi86&690
http://s8/mw690/001AfTbazy7nBpHfcF1f7&690
http://s8/mw690/001AfTbazy7nBpHIFWTd7&690
http://s10/mw690/001AfTbazy7nBpI8pfP59&690
【带着孩子转经的藏民。】
http://s9/mw690/001AfTbazy7nBpJ5pVKa8&690
http://s7/mw690/001AfTbazy7nBpJ9Hp4e6&690
http://s13/mw690/001AfTbazy7nBpJw1Gcac&690
【玛旁雍错那边色彩不怎么样,拉昂错方向光影效果倒是不错。】
http://s10/mw690/001AfTbazy7nBpPGRtv79&690
【满怀希望赶赴塔钦观景台,神山冈仁波齐笼罩在云层中,看来一行人的人品都不怎么好。】
http://s9/mw690/001AfTbazy7nBpQ4UFqa8&690
【拍到一只特立独行的藏野驴。】
冈仁波齐
冈底斯山脉是支撑起青藏高原地貌骨架的巨大山系之一。它西起狮泉河,东接横断山脉的舒伯拉岭,横贯西藏中南部绵延达千五六百公里。清康熙年间绘制青海西藏时曾被称之为天下之脊,众山之脉皆由此起。
一般所用冈底斯一词,特指该山脉主峰冈仁波齐。冈仁波齐为雪山之宝,藏语。冈底斯之谓一般被解释为藏、梵语的组合:冈是藏语之雪,底斯为梵语之雪。著名的藏学家前辈、意大利学者杜齐教授曾认为底斯为象雄语。
从文化学角度讲,作为精神之山和信仰之山,冈仁波齐则是数千年间青藏高原、南亚次大陆不断积累叠加的文化堆积层:它是一座文化之山。
迄今仍有四种宗教:印度教、耆那教、本教和佛教的数以亿计的包括蒙古人种、雅利安人种及一些马来人种的人群尊奉它为世界中心而虔诚信仰它。冈仁波齐是这四种宗教的万神殿,奥林匹斯山。
西藏本土有关冈仁波钦的传说多乎其多,如同断了线的珠宝随处散落。其中最特别的是米拉日巴的故事,因为这是一个转折点:自他与本教斗法获胜后,冈仁波钦才由本教圣地转而为佛教圣地。
西藏历史上真有米拉日巴其人。他之所以被奉为尊者并成为传奇人物,是因他较之其他高僧有两个显著之点。其一是他自黑业转而为白业。即他早年为报仇雪耻,从师学习黑巫术,咒杀仇人三十五人之多并降雹毁稼使全村颗粒无收。为此他悔恨不已,改投佛教大师玛尔巴门下,由于心诚得其真传;其二是他的骇人听闻的苦行。在山洞修行的多年间,他赤身露体,以尊麻叶充饥,及至后来,连毛发、肤色都成为绿色。相传他曾在冈仁波齐直热布洞中修行过。传说中的米拉日巴与本教修行者那如本穷斗法获胜的精彩场面就发生在这里。在争夺神山的比赛中,开始以歌斗智,随后比试神变,本教徒那如本穷接连受挫仍不服气。最后决定二月十五日那天以谁先到达山顶裁决胜负。
在规定的那个日子里,那如本穷一大早就骑着鼓向冈仁波齐峰顶飞升,而米拉日巴正在睡大觉呢。当太阳即将升起时,米拉日巴穿好僧衣。当太阳的第一道光芒迸射,米拉日巴乘着光线瞬间抵达山顶。而此刻,那如本穷刚刚飞到山脖颈上。看到米拉日巴端坐山顶,一惊一乍中,作为乘骑的鼓顺着山势溜到山脚,至今山体留一垂直深壑。那如本穷妒忌地说:你赢了,这块圣地属于你。我只请求这圣地也有我居住的权利。米拉回答说,看在佛面上,加之你也穿了教派衣服,你就住在那边吧。说罢,抓一把雪撒在东面的山上。从此那山叫做本日山——本教神山。
自此,神山易主。在佛教的一统天下中,本教委曲求全地侧身其中分一勺羹。(马丽华)
冈仁波齐海拔并不高,只有6656米,但却是公认的世界性的神山之王。神山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它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的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聚集在它身边的宗教是如此的纷繁复杂,它们在世界认知、宗教仪轨、修持方式上各有千秋,但却在冈仁波齐脚下凝结成同一个最原始、最单纯的仪式——转山。藏传佛教徒和印度教徒沿顺时针方向,始终让该山处于其右边;苯教徒则以逆时针方向绕山巡礼。
来之前,看到很多介绍上说,不是所有人都能幸运地一睹冈仁波齐的尊容,有些人甚至在此苦等数日,也未能与它谋上短暂的一面。我们就属于此列。但想到返程还有谋面机会,我们决定进入塔钦解决午饭。
塔钦,是神山脚下一个杂乱而又热闹的小村庄。有趣的是,塔钦虽然距离神山最近,在这里却看不到神山,村子北面有一道山脊挡住了神山。但塔钦却是转山的起点也是终点,每年都会有很多信徒从这里出发,朝着心中的信仰而去。午饭后,终于还是有同伴心有不甘,提出沿转山道路开车走一段,试试能否看见神山。
可笑的是,一出村子包括司机师傅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路怎么走。见有一条上山路,瞎打乱撞地往上开。走了不到200米,弯多路陡,不太像正常路,全体泄气。只好放弃改向札达——这就是不做功课的报应。
http://s6/mw690/001AfTbazy7nBpQtqPHe5&690
【巴嘎草原,219国道,前往札达。】
前行60多公里,国道旁有个门士乡,这是个值得一停的地方。其一,阿里作为苯教的发源地,现在仅剩一座苯教寺庙古入江寺,这座寺庙就在门士乡;其二,门士乡顺744乡道走30公里可以到一个叫曲龙的村子。村子紧临朗钦藏布(象泉河),对岸就是古象雄王国的都城——穹窿银城。还是由于不做功课,我们漏过。
http://s3/mw690/001AfTbazy7nBpXQ5hw02&690
http://s16/mw690/001AfTbazy7nBpZRoyr7f&690
http://s3/mw690/001AfTbazy7nBpZWlbAc2&690
http://s12/mw690/001AfTbazy7nBq3wSZt6b&690
【穹窿银城,图片来自网络。】
门士乡继续前行50公里到巴尔兵站,左转701县道往札达,此地距札达县城还有140公里。前行10公里,开始翻越海拔5163米的阿伊拉日居山,地形地貌也开始与阿里其它地方不同。后来发现,翻越三个高山峡谷后就到札达县城。
阿伊拉日居山也称“阿依拉山”,是冈底斯山脉的一条支脉,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接拉达克山,东南没入内流的玛旁雍措——拉昂错的两湖流域,主峰海拔6495米。是狮泉河流域与象泉河流域的分水岭,札达县与噶尔县的界山,也是从普兰到札达必须要翻越的一座高山。
在藏语中,“阿伊拉”是“奶奶”的意思,它那海拔超过6200米的拉加峰和日谷扎峰终年戴雪,就像是老奶奶的满头白发。
http://s14/mw690/001AfTbazy7nBpwfSoddd&690
【翻越阿伊拉日居山的崎岖道路。】
http://s4/mw690/001AfTbazy7nBq7Fponf3&690
http://s13/mw690/001AfTbazy7nBq7HAKg5c&690
http://s13/mw690/001AfTbazy7nBq7UReA8c&690
【阿伊拉日居山有着奇特的山形,层层叠叠,错综复杂;有着密集的褶皱,线条明朗;还有着丰富的色彩,如暗红、褐黄、紫青、黑灰等。我们路过时正好云层变幻、光影流动。阿伊拉日居山显示出梦幻的五彩斑斓。】
http://s4/mw690/001AfTbazy7nBq801jBc3&690
【从龙嘎拉垭口下望,可看见一汪碧绿如翡翠的袖珍之水,名叫珍珠湖。有人说是挖矿形成的,也有人说是自然形成的。当地人把珍珠湖称为冈底斯山脉的最后一滴眼泪,又称天使之泪。听起来有点忧伤。】
告别珍珠湖后,开始下山,然后就是在忽而下山、忽而上山,又忽而上山的行进中无限地往札达靠近,途中两次遭遇堵车,好在时间都不长。
在距离札达县大约40公里,托林镇地界路牌处检查站大约10公里的地方,遇见一片台地,光影效果不错。
http://s11/mw690/001AfTbazy7nBqonJrAaa&690
http://s11/mw690/001AfTbazy7nBqorvmO2a&690
【从219过来,一路没有看见一个村庄。】
过了检查站,进入土林景观地貌,一路红土暖山,寸草不生。眼看暮色已近,土林也无光影,加上车子油量报警,我们连续飘过土林一号、二号观景台,天黑前进入札达县城。
http://s14/mw690/001AfTbazy7nBpwcRXL8d&690
第四天。当日的行程是从普兰到札达,行程大约350公里。虽然看上去路程不是太远,但根据前几天的行驶经验,我们没有人认为能轻松到达。当天的重点仍然是昨天掠过的玛旁雍错和冈仁波齐。离开普兰70公里到达拉昂错,我们在拉昂错观景台稍作停留,就直接驱车爬上了极物寺边上的小山头。
http://s9/mw690/001AfTbazy7nBpAp0uc68&690
【极物寺。又名“齐乌寺”、“基乌寺”、“积务寺”。都是同音惹的祸,念什么也都没错。极物寺建在玛旁雍错旁边的一个非常陡峭的小山坡上,是一座规模不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只是在山坡上有几间藏式佛舍,但其建筑布局是仿效布达拉宫的样式。据说莲花生大师曾在寺内的洞穴中打坐修行,岩石上至今还留有大师的一个脚印。寺里还有从圣湖龙宫里迎请来的莲花生大师的塑像。我们都忙着在山坡上拍摄,很遗憾地没有进到寺内。】
http://s16/mw690/001AfTbazy7nBpBP4rt0f&690
【此刻的玛旁雍错,色彩光影仍然不好。】
http://s14/mw690/001AfTbazy7nBpC7QMB5d&690
【角度也不怎么样。】
http://s8/mw690/001AfTbazy7nBpDq7ifc7&690
http://s9/mw690/001AfTbazy7nBpDskze08&690
http://s3/mw690/001AfTbazy7nBpDxKwya2&690
【爬上极物寺旁的山头,我们的兴趣一下子被那重重叠叠的,似乎望不到边的玛尼堆吸引。每一块石头都被涂成佛教中的藏黄色或藏红色,上面都刻着白色的六字真言。极物寺的僧人每天都要来到这里,围绕着玛尼堆、平安塔转经祈福。】
http://s15/mw690/001AfTbazy7nBpEpvpY1e&690
http://s16/mw690/001AfTbazy7nBpFI3QH9f&690
http://s7/mw690/001AfTbazy7nBpHaBgi86&690
http://s8/mw690/001AfTbazy7nBpHfcF1f7&690
http://s8/mw690/001AfTbazy7nBpHIFWTd7&690
http://s10/mw690/001AfTbazy7nBpI8pfP59&690
【带着孩子转经的藏民。】
http://s9/mw690/001AfTbazy7nBpJ5pVKa8&690
http://s7/mw690/001AfTbazy7nBpJ9Hp4e6&690
http://s13/mw690/001AfTbazy7nBpJw1Gcac&690
【玛旁雍错那边色彩不怎么样,拉昂错方向光影效果倒是不错。】
http://s10/mw690/001AfTbazy7nBpPGRtv79&690
【满怀希望赶赴塔钦观景台,神山冈仁波齐笼罩在云层中,看来一行人的人品都不怎么好。】
http://s9/mw690/001AfTbazy7nBpQ4UFqa8&690
【拍到一只特立独行的藏野驴。】
http://s6/mw690/001AfTbazy7nBpQtqPHe5&690
【巴嘎草原,219国道,前往札达。】
http://s3/mw690/001AfTbazy7nBpXQ5hw02&690
http://s16/mw690/001AfTbazy7nBpZRoyr7f&690
http://s3/mw690/001AfTbazy7nBpZWlbAc2&690
http://s12/mw690/001AfTbazy7nBq3wSZt6b&690
【穹窿银城,图片来自网络。】
http://s14/mw690/001AfTbazy7nBpwfSoddd&690
【翻越阿伊拉日居山的崎岖道路。】
http://s4/mw690/001AfTbazy7nBq7Fponf3&690
http://s13/mw690/001AfTbazy7nBq7HAKg5c&690
http://s13/mw690/001AfTbazy7nBq7UReA8c&690
【阿伊拉日居山有着奇特的山形,层层叠叠,错综复杂;有着密集的褶皱,线条明朗;还有着丰富的色彩,如暗红、褐黄、紫青、黑灰等。我们路过时正好云层变幻、光影流动。阿伊拉日居山显示出梦幻的五彩斑斓。】
http://s4/mw690/001AfTbazy7nBq801jBc3&690
【从龙嘎拉垭口下望,可看见一汪碧绿如翡翠的袖珍之水,名叫珍珠湖。有人说是挖矿形成的,也有人说是自然形成的。当地人把珍珠湖称为冈底斯山脉的最后一滴眼泪,又称天使之泪。听起来有点忧伤。】
http://s13/mw690/001AfTbazy7nBqofyYkac&690
【远处应该是喜马拉雅山脉。】
http://s7/mw690/001AfTbazy7nBqodBgW46&690
【够荒凉。】
【远处应该是喜马拉雅山脉。】
http://s7/mw690/001AfTbazy7nBqodBgW46&690
【够荒凉。】
http://s11/mw690/001AfTbazy7nBqonJrAaa&690
http://s11/mw690/001AfTbazy7nBqorvmO2a&690
【从219过来,一路没有看见一个村庄。】
前一篇:西行阿里八千里【3】
后一篇:西行阿里八千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