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乘客打开应急舱门逼停飞机 警方公布处理结果
(2015-01-11 23:05:43)东航乘客打开应急舱门逼停飞机 警方公布处理结果
2015-01-11 17:31:19 来源:
央广网北京1月1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东航云南公MU2036航班前天夜里发生延误,有乘客违规打开飞机上三扇安全门,造成飞机未能准时起飞。机场警方随后赶赴现场,对滞留的25名旅客进行调查,目前已经对两名相关责任人予以治安拘留处罚。违法打开其中一个急舱门的违法人员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中。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事情的起因:
1月9日21时20分,由孟加拉达卡出发经停昆明到北京的MU2036航班落地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由于长水机场雪雨天气原因,飞机未能按时起飞。
1月9日23点,乘客在等待了3个半小时后,地面服务人员开始组织登机,但少数旅客要求赔偿拒不登机。在一番讨价还价后,凌晨1:40分,乘客登机完毕。说到这里问题来了:
疑问一:由于天气原因导致的延误,航空公司是否应该赔偿?讨价还价的结果是什么?是否有旅客获得了赔偿?
东航于南分公司发言人这样说:该航班等待和登机期间,少部分旅客不愿登机,要求航空公司赔偿,现场工作人员及时告知航班情况,耐心致歉说明,安抚旅客情绪,希望旅客尽快成行。
由于机场持续降雪,夜间温度不断下降,机组人员表示,为了确保飞行安全,航班起飞前需要进行除冰雪,每一架飞机的除冰工作需要大约30分钟时间,MU2036航班一直在排队等待除冰。至凌晨3时45分MU2036开始机身除冰,由于除冰需要关闭发动机,飞机内关闭了空调约30分钟。
由于机舱内空气不流通,机上有一位年长的女性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该航班的副机场应乘客要求出面解释后,并未让乘客们满意,致使乘客们情绪激动,与机组人员发生争执。那么问题又来了:
疑问二:机组人员与乘客发生争执,机组是否有不当语言和行为?
对于乘客有机组的争执,40岁的乘客李某发布了一篇微博,他的网名叫风行者天行健,他在微博里写道,“昆明长水机场东航公司机长大骂乘客,情绪激动,强行开机,乘客报警无效,打开逃生门,阻止飞机起飞,机场管理人员一个多小时无人到场。”
东航云南公司新闻发言人表示,机组和乘务组按规章程序和服务专业规范操作,无不当用语现象。
在飞机上,一切行动都要听机长指挥,机长对全体乘客的生命负责,那么是不是机长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仗势欺人”,“大骂乘客”了呢?如果遇到这样的机长,乘客理所当然会,气愤情绪激动。
谜底已经被公安部门揭开:公安机关对于李某予以训诫。因为在面对警方时,他表示自己发布的消息存在造假!
那么答案也有了,机场大骂乘客是不存在的,但是乘客与机组确实是发生了争执,就在争执之后,3:17飞机除冰完毕,机长驾驶飞机推离登机桥,驾驶舱应急出口灯亮起,地面人员发现应急撤离舱门被人为打开,飞机放弃起飞。
4点20分许,当地警方前往机场进行处置。
昆明长水公安局政委黄勇介绍,经调查核实,被打开的安全门位于飞机的41排和42排。为了锁定嫌疑人,他们在事发后先扣留了25名旅客。
黄勇:是一个北京的旅行团,这个团队的人坐在靠近舱门的前后三排,所以把这部分乘客留了下来,锁定后,我们会按照指纹比对,最终拿到更有力的证据来证明。
根据黄勇警官的介绍,在航班延误后,东航做了一定的服务保障,并给了部分乘客经济补偿,但来自北京神舟(音)旅行社的25人团队在导游李某的煽动下,情绪尤为激动,李某带头煽动旅客与机组和地面服务人员发生争执。
黄勇:根据调查情况,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23条第二款的规定,对她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给予治安拘留15日的处罚。
团队中的还有一位19岁的小伙子周某某,三扇门中,有两扇都是他打开的。用黄警官的话说,他无视公共安全,给飞行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黄勇:周某某还是个学生,情绪比较冲动,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4条,对周某某给予治安拘留15日的处罚。
违法打开42A座位旁应急舱门的违法人员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中。
疑问三:打开应急舱门是否违法?对飞行安全有哪些影响?
民航法专家、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刁伟民表示,在飞机已经开始启动后,乘客去私自打开安全门的行为违反了民航安全保卫条例,或构成犯罪,将面临刑罚。
刁伟民:航班延误的时候有矛盾或纠纷,这是一个民事上问题,可以在地面上通过正当的、合法的推动来解决,但绝对在飞机上不可以以此作为理由,来从事非法行为,在所有的运输工具里面,航空运输对安全要求级别是最高的,比如说在地面上像不打手机这样的问题,可能就不属于违法行为,但是在高空运行的时候,是严格禁止拨打手机的,因为它会影响航空安全。所以所有法律规定的出发点就是说,旅客一定要严格按照机长或者机组的命令,遵守关于安全各项规定,这样飞行安全才有保障。
刁伟民表示,无论有多大的怨气、矛盾,都应该在法律的框架内解决。在飞机启动后还打开安全门,无异于乘客在公交车上与司机抢夺方向盘,他呼吁旅客要理性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