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重走井陉古驿道》之——【天护村.古城墙、古阁、古道、古民居】

(2018-04-02 10:57:52)
标签:

转载

分类: 井陉古驿道

http://s9/mw690/5c0227c4gx6D1VYCFtuf8&690

 

天护现属矿区辖地。据《井陉县志料》记《清一统志》载:“井陉故城在今县北。汉置,后汉至唐皆治此”。城池皆以土筑,现今东北城角,因人使土已坦平,西北城角,岿然尚存,两城角之地现仍沿用旧名称“北门”“城壕”。民国初村人曾于村西掘出残碑一段,上书“社稷坛”三个大字。另查天护村旧东禅院“陀罗尼经幢”内有“大唐国镇州井陉县天护城”。据此,则井陉故城汉唐曾在天护置城当无可非议,则驿道由赵村铺至天护,过宋建垂虹桥,经橫涧、过凤凰岭,石桥头到天长。

天护古城址位于今井陉县城西15公里处的天护村一带,是汉至唐井陉县治城所在,也是井陉三大古城址之一。

天护地处井陉盆地中央。村西周为平缓的黄土丘陵。距山五里以外,又有溪流流经。故早在三千年前的商代这里就已有人类活动生息。近年曾在天护附近发现磨光有肩石锤等文物,为这里早期人类活动提供了实物证据。但发现最多的还是天护西部丘陵上发现的战国时期的灰陶罐、豆、壶、盆及绳纹板瓦残片等,以及在天护东部发现的战国刀币等物,说明至迟在战国时期这里就已成为村落了。近年专家又依残存的天护城的构筑方法与战国时期的赵国东垣、房子、石邑、灵寿、元氏等故城墙作法相同,将天护古城的构筑年代定为战国后期赵国所筑,并考证战国时期的赵“五陉”城,即天护城。“井陉”之名约出现于战国晚期,其前赵国在今天护地筑城时,依井陉地为太行八陉之第五陉,故称名“五陉”城。传世战国货币中有圆肩圆足三孔布币,专家将其一种文字释为“五陉”,并考证即为当时五陉城——即后来天护城所铸造。由此可知天护城构筑年代应在战国后期,即赵惠文王八年至二十八年间(公元前291271年)。

按《汉书》及清代《井陉县志》载,井陉为西汉初年刘邦时置县(近年又有秦置县说)。置县时便把县城设在井陉盆地中央、战国所筑的“五陉”城——即天护城了。《清一统志》载:“井陉故城,在今县北。汉置,后汉至唐皆治此。”井陉故城即指天护城。“天护”一名由来已久,今天护村中所存唐开元二十五年所建的经幢上就已有“大唐国镇州井陉县天护城”了。时取“苍天护佑”之意,时天护与县南之天长镇为县内两大城镇,近年简化为天户。至于民间传天护即是宋时穆桂英破天门阵的洪州城,纯属附会之说。清雍正《井陉县志.古迹》中有“横州城,在县北二十五里天护村,遗址尚存。”井陉实无横州城。民国《井陉县志料》中已明确指出,横州实为恒州之误。唐时井陉属恒州所辖,时碑石文书中多称“恒州井陉县”,天护也称“恒州井陉县天护城”。尔后县城迁走,久之百姓不知其意,遂简称恒州并讹传为横州城。且井陉方言常把地名中的“横”读为“洪”音,如“横口”读为“洪口”,“橫涧”读为“洪涧”等。故又把“横州”称作“洪州”城。此又与历史上天护城相去远矣。

今日天护城已无昔日繁华,仅为一中等村庄。旧日古城城垣今犹存城西北角及附近一段夯土城墙,残存城角高约2.50米。近年又在城东北角发现夯土城角及城墙遗址。依目前遗址测量,古代天护城是一座东西长430余米、南北宽400余米的方形城池。四周设有护城河,今西、南城壕地尚有河水流过。

由于天护自建城至唐末一千年间一直为井陉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故在其四周丘陵高地上多发现战国、两汉至唐代墓葬,曾出土有陶豆、壶、铜剑、铜镜及唐代瓷器、粗瓷散乐佣等物;附近文化层中也采集到板、筒瓦残片、有肩石锤、宋代石雕佛像等物。在天护城中存有国宝文物——唐开元陀罗尼经幢以及唐代寺庙东禅院;城东南存有始建于宋代的石拱桥及三义庙等古迹。

    西汉古城城垣今犹存城西北角及附近一段夯土城墙,残存城角高2.50米。被植物覆盖。下面为白沙河,为季节河,夏天无水。

http://s10/mw690/5c0227c4gx6D1WdbVyh29&690

古道从村东口入,有东、西、中五个古阁。现仅存的一个为东阁。东阁上的关帝庙已经残破,随着路面增高,古阁已深陷在地下。http://s12/mw690/5c0227c4gx6D1WrPz8D3b&690

据村民记忆,东阁下面还有碑文,只是已经深埋在底下。

http://s14/mw690/5c0227c4gx6D1WoUcXPed&690

关帝阁残存的壁画

http://s5/mw690/5c0227c4gx6D1Wm8JJq54&690

关帝阁上面还保留着光绪二十四年重修碑记

http://s6/mw690/5c0227c4gx6D1Wj7TLvd5&690

天护村中古道大街
http://s6/mw690/5c0227c4gx6D1Wam31He5&690
古道大街上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古店铺
http://s5/mw690/5c0227c4gx6D1VJJsos64&690

http://s5/mw690/5c0227c4gx6D1VMnMzy44&690

http://s10/mw690/5c0227c4gx6D1VQVG9H19&690

http://s9/mw690/5c0227c4gx6D1VWhJwc38&690

http://s9/mw690/5c0227c4gx6D1W1Lg3S48&690

http://s9/mw690/5c0227c4gx6D1W7mBkId8&690

古道上的石狮
http://s1/mw690/5c0227c4gx6D1Zsy1Og00&690
村中百姓相传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拴马石
http://s5/mw690/5c0227c4gx6D1ZuMKws14&690

文字参考了井陉历史文化一书,谢谢作者!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