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瓷片(一)中收集的瓷片,基本来自弟弟的赠送。瓷片的发现地——黄河以北的山东聊城、阳谷一带。这都是弟弟退休后亲手挖掘出来的,弥足珍贵。现整理出来作为标本收藏,同时发博请博友鉴赏交流。谢谢博友老师们不吝赐教。
发一块大明成化底款青花残片,请大家鉴赏。
这块青花底足残片底部双圈,底款是“大明成化年制”。“大”字缺失,“明”字有残缺,但还可以辨认出。看不出这块瓷片是碗还是盘的底部,但可以看出这件器物一定非常精致。虽是底部,但残片超轻超薄。厚度和一元硬币相差无几。底部中心微凸,晃动可见旋转纹。
打灯光光线可透过瓷片。可见瓷片之薄。
打光光线透过瓷片,釉面呈微黄。
感觉这块青花瓷片和我以前看到的几块“大明成化年制”寄托款有不少区别。这会是一块本朝的大明成化青花吗?
期待听到博友老师们的鉴赏看法。谢谢大家!
附博友老师们的鉴赏看法:
水源木本老师:应该还达不到官的程度,不过也满精美的,成化托款500年,后世一直在仿,我认为这个还是清仿。
老方4507老师:这块青花瓷片真好,胎质洁白、细密、胎体秀美而轻薄,青花发色很浓郁,双圈款识书写的也很规整,感觉是成华本朝的官窑残片。仅供您参考。
很不错的标本啊!
乐学斋老师:个人感觉还是寄托款,但这块瓷片真不错!
残陶碎玉斋主老师:瓷胎坚密,洁白如玉,款识规整,青花浓郁;觉得是明成化的官窑碗残器。难得,很珍贵啊!
子龙13579老师:这块瓷片虽然小,但是可以看出胎质很洁白细密、胎体轻薄;在灯光下透视,见到胎体泛出浅浅的红黄色,这种釉色是成化青花官窑瓷器的一个重要特征。喜欢呀!
北漠空间老师:终于见到大明本朝的官窑瓷件了。胎质细腻通透,釉色沉郁中和,与后代寄托款大明瓷器真是天壤之别。足见明代官窑瓷器选料、用釉、绘画、烧制技艺之登峰造极的时代特征。
SYRS老师:成化瓷器与宣德铜炉一样,历代后防者很多,鉴定起来难度确实很大,所以很多所谓的专家对成化瓷器与宣德铜炉的鉴定都定为是后仿,原因是其心里真是没底,另外对自己的所谓声誉也安全些。平时只习惯用博物馆的展品,来读讲其说明书;图个稳当而已。
红色背景_92819 老师
:阿姨我是觉得底款书法感觉和官窑比差了点力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