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感:美军高层不发预警,致远征军士兵纷纷死亡,军纪涣散

标签:
历史 |
“尽管美国已经深受西班牙流感影响,但军方仍坚持认为没有必要发出警告。”这段文字出自凯瑟琳.阿诺德的《1918年之疫:被流感改变的世界》一书,该书中文版已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一些研究者认为,病毒在1916年就已经出现,而战时保密工作可能掩盖了初始爆发的证据和其他流行情况……1918年的流感可能开始于美国堪萨斯哈斯基尔县的猪场,已知最早的受害者是堪萨斯军营的军人。该病毒在美国和欧洲的军人中迅速传播。最终,高感染性和致死性病毒几乎传播至世界各个角落,加剧了战争的混乱。1918年的流感传播如此之快可能是因为全世界人对病毒几乎没有免疫力。”这段文字出自美国学者洛伊斯.N.玛格纳所著的《传染病的文化史》,该书中文版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正在进行殊死较量,一个凶恶的“幽灵”悄然出现在美国堪萨斯州的军营。士兵接二连三地出现了感冒症状,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美国各地都出现了流行性感冒的踪影,它伴随着战争和游客的脚步被传到了世界各地。和以往的流感不同,此次流感青壮年的死亡率特别高。令人闻之色变,所造成的灾难是流感流行史上最严重的。
1918年9月29日,美国海军“利维坦号”运输舰从新泽西州的霍博肯启航,准备驶往法国的布列斯特。船上载有2000名船员和大约一万名士兵、200名护士。
航程未启,噩兆已现:从营地前往运转地的行军中,许多士兵倒在了路边,无力跟上队伍;登船部队在大码头上列队时,有些生病的士兵就无助地倒在了码头上;船还没起锚,就有120个士兵患流感生病,许多士兵和一些护士被迫下船。(欢迎关注老姜的《锐智号》)
虽然美国已经深受流感影响,但美国军方仍坚持认为没有必要发出警告。
10月4日,当“利维坦号”仍在大洋中航行时,美国远征军的弗朗西斯.A.文特尔准将告诉媒体,表示一切尽在军方掌控之下,对疫情无需过于惊慌。他显然是想缓和恐慌,以维持士气。他说:“自我军运送军队以来,海上死亡人数只有50人。”
而随后,仅一艘“利维坦号”上出现的死亡数字就远超这个数字。
“利维坦号”上十分拥挤,该船最初设计运载6800名乘客。但现在,实际运输量几乎翻倍。美国政府将这一运送过程称为“集装”。由于超载50%,船上的空间十分局促。
第57冲锋步兵团团长吉布森上校回忆道:“整艘船都被感染了。船上的种种情况让流感以极快的速度繁殖增长……医生和护士也染了病。每个尚可工作的医生和护士,都忙到接近身体极限。”
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在恶化,下面是《锐智号》老姜摘自《1918年之疫:被流感改变的世界》一书中的记载:
士兵隔间里全是患病的垂死之人。由于通风系统失效,船里的空气恶臭难闻。没了日常清扫,这些宿舍便与猪圈无疑。更糟的是,士兵士气低落。这些来自10支部队的士兵都是新招入伍的。丝毫没有听从某个单一指挥官、遵守军规的习惯。
吉布森上校后来回忆:“此番景象,除非亲眼所见,实难描述。许多病人经历了严重的体内大出血,鲜血从鼻部喷射而出,在宿舍里零散地形成血泊,由于床位之间的过道极其狭窄,护理人员根本无力摆脱这种混乱。甲板变得又湿又滑。受惊的病人怒吼哭叫、呼喊求救,护理人员茫然无措,这一切构成了无间地狱的恶象。”
该船的首例流感死亡病例出现在10月2日早上6点08分。第55步兵团第11营的二等兵霍华德.科尔伯特死亡,死前他曾跟牧师说自己不想死,因为家里还需要他帮衬。
军官们开始采取行动,命令健康士兵前往货舱甲板,清理士兵宿舍,将患病的士兵抬出。但陆军士兵们不服从命令,拒绝行动,底仓病毒横行,士兵们怕得要命,哪里还会听从军令。最后,水手们完成了这一命令,避免了“利维坦号”彻底变成一座漂浮的太平间。
死亡的士兵迅速增加,船长没有可以存放尸体的地方,因为太平间已用来供生者使用。
心力交瘁的随军护士们上岸后,她们哭着“向水手们深情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