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前揭秘iphone4G记者遭警察搜家 乔布斯偏执再遭质疑

(2010-05-11 17:14:36)
标签:

泄密事件

4g

苹果公司

乔布斯

美国

财经

分类: 本报佳作推荐

    没有人会想到,一次看似普通的手机丢失事件竟能在全球范围引起如此轩然大波,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菲蒙市警察在对此事的调查中,罕见地采用对记者搜家的特殊手段,更是将iPhone 4G手机的泄密事件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苹果的精神领袖乔布斯对技术创新近乎偏执的追求,在为苹果产品引来众多铁杆粉丝的同时,他对新产品的提前曝光所采取的抵制态度和过度保护措施,也招致越来越多的批评。

  警察破门而入找证据

  去年,苹果丢失样机致富士康一名员工自杀事件的印记还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褪去,我们就又一次听到了苹果样机泄密的消息,而且,这回的故事更加离奇。

  4月23日,美国Gizmodo网站一名华裔记者位于菲蒙市的家遭到警方搜查。此前,该网站曾用5000美元购入一台被认为是苹果iPhone 4G手机的样机,并由该记者在其网站上披露了该样机的资料和照片。

  该记者在Gizmodo网站上发表声明称,美国当地时间4月23日晚上9点45分,他和太太外出吃完晚饭后返回家中,发现车库门半开着,当他试图打开车库门时,有警察从门内走出来,告知他正在依法搜查他的住所,并要求他双手放在脑后接受搜身检查。此前,警方已经在他家搜查了数小时,且因为他家中无人,警方是撞破屋子前门进入室内的。警察声称持有搜查令,且告知他有权提出索赔申请。

  最终,警方带走了他的四部苹果iMac手提电脑、一部苹果iPad平板电脑、一部台式PC、外置计算机硬盘、服务器、数码相机、手机、iPhone、银行和信用卡月结单、名片等,警方并没有拘捕该记者,也没有对他提出指控。

  乔布斯何以大动干戈

  新产品细节的提前曝光,通常被各大厂商当做噱头,使受众关注的焦点更长久地停留在新产品上,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我们已经对这种手法见怪不怪。

  但苹果的做法却是例外,苹果官方对于新产品采取的是严格保密的政策,不到最后正式发布就不会公布细节。

  然而富有戏剧性的是,网络上总会流传出苹果新产品的信息,苹果不仅对这类泄露事件采取抵制的态度,而且在查明事实后,还会严厉处罚当事人。

  有人认为泄密纯属乌龙事件,但更多的人认为苹果对于测试机型的保密工作做得滴水不漏,他们宁愿相信这是苹果的一次炒作行为。但即使是这样,他们也愿意继续跟着泄密新闻走,依然有人乐此不疲地一探究竟。

  随意查看一下网络,你就可以发现网上到处在质疑“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喜欢苹果?”尽管疑问不断,苹果的产品还是一路畅销。

  当我们沉浸在苹果是否主动泄密的争论中时,更应该沉下心来想想苹果引起“万人空巷”背后的原因。

  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乔布斯对创新产品近乎偏执的完美追求。在苹果公司,乔布斯拥有最后的否决权,当设计师把设计图纸交给他时,只要他觉得不满意,一切都得推倒重来。他常常骂那些失败的设计师说:“混蛋,这种产品生产出来,连我都不想再看第二眼,怎么会有人去买!”最后的结果就是设计改了又改,直到这位“苹果王”满意为止。

  乔布斯挑剔的眼光决定了产品高端的品质。乔布斯同样崇尚简洁的美感,综观苹果的各种产品,外形都非常简洁,抓人眼球。乔布斯对美的追求造就了苹果产品的“艺术特性”,也赢得众多粉丝追捧。 乔布斯的独大确保苹果产品维持了很高的品味。

  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苹果会为了手机泄密事件如此大动干戈了。

  网友如是说

  1. 对iPhone泄密事件持怀疑态度

  Rick Callahan: 整个泄密事件只是苹果公司的公关特技,还存在很多的疑点。首先,iPhone具有 MobileMe功能,完全可以通过这一功能跟踪并找到这部手机,而苹果公司却悄无声息地锁死了手机。其次,拾到这部手机的人还把玩了几分钟,难道超绝密的iPhone竟然没有密码吗!我认为,苹果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看看我们对新一代iPhone的反应。

  Randlemaniac:不管整个泄密事件是否是苹果公司自己预谋策划的,他们都达到了吸引眼球的目的。

  2. 格雷·鲍威尔前途未卜

  Johansosa:苹果公司应该把格雷·鲍威尔辞退,毕竟是他把iPhone遗失在餐厅的沙发上,他应该承担相应的事故责任。格雷·鲍威尔是一个出色的工程师,不必担心失业问题。

  Duderamus:如果是我自己捡到这部手机,可能要等到有人报失之后才打算归还给失主。我认为这也不算什么泄密事件,因为类似的手机照片在其他网站论坛上早就有了。

  3. Gizmodo网站名利双收了吗?

  Geolemon: Gizmodo网站不必担心法律问题,因为他们也不知道手机是谁的,况且Gizmodo网站也在努力将手机归还给苹果公司。但是美国警方已经扣留了Gizmodo编辑的电脑和服务器来调查iPhone的丢失事件。

  Nutbastard:不仅我身边的人都关注此事,而且博客和主流媒体也通过发布这种未经证实的事件来赚取点击率。

    (本文作者是《中国计算机报》记者应茜羽、实习记者王姝,《中国计算机报》副总编姜洪军在博客中推荐此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