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淘宝叫板沃尔玛:错位的较量

(2010-04-16 13:10:40)
标签:

沃尔玛

淘宝

树根

实体

马云

中国

it

分类: 产经评论

早在2008年淘宝五周年庆典上,阿里巴巴掌门马云曾高调表示,10年内营业额赶超沃尔玛。

    被叫板的沃尔玛当时没有公开回应,但据海外媒体报道,过去两年,沃尔玛一直在开发电子商务平台。近期,沃尔玛在中日市场招聘“产品本地化经理”的广告中,已列出该项工作职责包括推出电子商务业务内容。 41日,有媒体披露,沃尔玛计划在中国和日本推出电子商务业务。

     业内人士戏称,“淘宝两年前叫板,沃尔玛今日打上门来”。在中国消费市场取得了一定地位的淘宝,和全球营业额最大的连锁企业沃尔玛,能够演绎出“火星撞地球”的劲爆吗?

     应该不会。二者的经营趋向正在交集,但双方的核心部分距离远得很,在可以预料的时间里,二者只会发生边缘的摩擦。为什么不谈长远的可能呢?凯恩斯曾说:“从长期来看,我们都是死的”,如果一项投资活动的时间框架不确定或者无限长,那么它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太大、变数太多,其投资效率就根本无法衡量,对其优与劣的评判更是无从谈起。

     虽然长远的未来很难预测,可是过去的历史容易看清,我们自认为靠着数字化可以快速飙升,其实这是一种错觉,人性的进化是很慢的。我们先来看一则故事:

     美国纽约的一家妇女用品商店门口,堆放了一堆散乱的商品,,女顾客们围成一圈,寻宝似地翻来翻去,找出各自所需的商品。有人劝说商店老板将商品整齐地堆放到货架上,以免影响店容。老板却得意地说:“你以为我懒吗?如果我将这些商品摆得井井有条,那些女士还会再来吗?要知道,她们就是对这些胡乱堆放的商品感兴趣。”想来也是,有些女士购物爱挑剔,恨不能将商店货架翻个底朝天,这个商店老板就是摸透了这类消费者的心理。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这段文字出自我上世纪1995年出版的《创意广告趣谈》一书,故事的发生距今也有167年。前两天,我把这段故事发到我的微博上,仍然得到了女博友的唏嘘,认为确实有这种心理。

     从母系社会年代辗转而来的眼见为实的收集观念,至今变化不大,而且在今天被归纳出一个新词“体验经济”。淘宝虽然在网上取得了成功,但并不意味着它能在可以预见的时间里改变主流的人性。

     《体验经济》的作者约瑟夫·派恩认为“通常企业只有三种经济提供物:产品、商品或服务。体验是新经济时代的企业应该拥有的第四种经济提供物。产品是从自然界中开发出来的可以互换的材料;商品是公司标准化生产销售的有形产品;服务是为特定顾客所演示的无形活动;体验是使个人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其中的事件。”

  马云或许也看到了这一点,2009年年初,第一家占地1.2万平方米的淘宝网实体店“淘宝城”在上海开业,随后淘宝打算继续开一些实体店。这些实体店,很容易陷入中国的连锁企业竞争泥潭,在可以看到的时间段里,根本不能望沃尔玛之项背,一个附属于网上商城的实体店,怎么能体会到一个有将近50年物流建设与消费体验的沃尔玛的辛酸与辉煌呢?

  反过来来看沃尔玛,虽然低调地发展电子业务,给人们的观感不错。可是,在可预见的时间段里,其电子商务也没戏。不是因为缺人,更不是缺钱和缺物,企业管理不就是人财物的管理吗?正是因为沃尔玛什么都不缺,所以搞不好网络业务。

  这里也讲个故事:

  一年轻人看老农植树,上前搭讪:“最近一段时间,风调雨顺,树一定长得很好”。老农却说,“不,这只会让树根长在表土,大风一来,就会倒。反之,如果天旱一点,树根就会深扎,这样以后长得会好!”

  什么都不缺的沃尔玛,在电子商务上,不会了解马云说的“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什么都不缺的沃尔玛电子商务部对在网络上的微小的但却累积的收获很难有喜悦的敏感。

  总而言之,在可见的一段时间里(要重温凯恩斯的话),淘宝和沃尔玛很难有实质意义上的交集。但在娱乐意义上的口语交锋上,二者有文章可作,马云已经这样干了,可惜沃尔玛不配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