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簋论

(2011-07-02 21:36:09)
标签:

美食

随笔/感悟

杂谈

分类: 读书·散文
五簋论

近读李汝珍的《镜花缘》,读到第十二回《双宰辅畅谈俗弊 两书生敬服良箴》时,里面有一段对宴席美食的议论,其中提到一篇古文《五簋论》,上网搜索这篇古文却没有结果。

簋字,如今似乎很生僻了,音同鬼。成语有“簠簋不饬”,(呵呵,又是生字,读作腐鬼不赤)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指祭器不整齐,引申为做官不廉洁。“簠”是古代祭祀宴飨时,用来盛稻梁、黍稷的器皿,长方形,有盖有耳;“簋”也是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圆形器皿。

《五簋论》的原文虽然没有查询到,但是书中对五簋论有一番阐义。认为宴席不可过奢,菜以五样为度,即五簋。所不明白的是,过去用簋盛食物时,常常是逢双的,二、四、六、八簋的,这里为什么要说成是五簋?在下私自揣冒,是不是俗称的“四菜一汤”呢?

我平时在家烧菜时,每天基本就是四菜一汤,丰俭随意,只是盛器不是五簋,而是四碟一锅(砂锅)。有时留亲友用餐时,再加几道菜,似乎不丰盛不足以表达待人以诚。

就《镜花缘》书中所阐述的,即使家人或来客再多,五个菜就足够了,在下不大苟同。就按通用十个人的标准来说,如果仅仅是五道菜,那一定是盆大碗宽,要不然咋够吃呢?况且中国的食文化中,无酒不成宴。一开酒,冷热杂陈,荤素搭配,区区五道菜只够塞牙缝的了!

不过,书中有一句话我很是赞同,“如取其滋补,宴会非滋补之时。”那些借宴会之时大摆营养补品,的确是不足取的。但是,中医理论中强调的是“药补不如饭补”,饭补也包含菜补,通过适当的饮食来达到补养身体的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每次参加宴席回来,家人都会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再豪奢的宴席也不及家里的“四菜一汤”,也就是不及“五簋”之席。


 

五簋论我烧的很平常的家常菜,杨梅酒是自己泡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无所作为
后一篇:矮人看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