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由电视剧而热的小说很多,《潜伏》就是其中之一。
记得当时电视剧看到一半的时候就感叹,这得写死多少脑细胞啊。让人高兴的是这部剧的水准一直保持到最后一集的前半集,多不容易。
然后小说《潜伏》出版,在各种排行榜单上出没。
《潜伏》是我看过的国内唯一在水准上的悬疑剧,作为写悬疑小说的,这样的题材总能让我多一份关注。于是对写小说的龙一就有了兴趣,《潜伏》已经看过电视剧,觉得小说不太可能开出朵不一样的花来,就买了作者龙一的另一部新小说《暗火》来看。
《暗火》故事发生的地点依然在天津。身为道地的天津作家,龙一写起当年天津市井街头的各色人物,鲜活得能让你嗅见他们身上的气味。时间是清末民初,比《潜伏》早了三四十年。背景是现在早已湮没在历史中的北方革命党往事,其实就是有志于造反和革命的各色大小帮会。
小说的叙述方式有些意思。一条线是本书的主人公,游走于各革命党团体及其它国内外势力间的金善卿金大少;另一条线则是建国初期,镇反干部审问金善卿及其它相关人员,以确认这个有着多重身份和许多传说的人究竟算不算革命者。
在我看来,用小体字印刷的镇反干部和金善卿等的对话,是个很讨巧的背景交待的方式。而时空上的落差和处境的迥异,也造成了别样的阅读趣味。
龙一对于人心的把握,一个个局的设置与破解,一如《潜伏》里的老谋深算。这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此书的期望值逐渐抬高,以至于看到小说后四分之一的时候,体验了把近乎自由落体的下坠感。老实说,看完之后我不太确认这到底是不是小说。或许只是剧本和小说的混合体,而且是一个无序的混合。另一种解读也行,这是个没有标明的短篇小说集,作者试图把它们串成长篇小说,但是干了一半的时候因为某个诡异的原因放弃了。
一个个故事之间没有关联,甚至在时间上也错乱。另一条线镇反干部到底有没有把金善卿定为革命者根本就没有答案,而是忽然之间消失了,好像从来没有这条线一样。小体字最后还出现了那么一两段,但内容和之前的镇反干部审讯搭不上关系。
如果作者龙一的确认真对待了这部作品,那我只能说,《暗火》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向超现实主义作家的转型之作,不幸他转到一半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