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新闻
今年24岁的吕超经过连续24小时04分的努力,无差错连续背诵圆周率达到小数点后第67890位,打破了背诵圆周率吉尼斯世界纪录。据了解,吕超背诵圆周率始于2004年。2005年暑假,他每天花费10多个小时对圆周率反复记忆、复习,经过充分准备决定向吉尼斯世界纪录发起挑战。吕超2005年11月成功创造的背诵圆周率吉尼斯世界新纪录,最近被英国吉尼斯总部正式认可,并于日前向吕超颁发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
已经想不起这是我第几次听说有关背诵圆周率的新闻了,总之很多很多次了.记得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新闻,可能只是背诵到小数点后几千位吧,就已经让我惊叹不以,怎么会有人的记忆力好到这样的程度?
可是这种新闻见的多了之后,另一种想法慢慢地冒了出来:这有什么意义吗?花那么多的时候去背这种东西,创造一个记录,到底有没有意义,这样的执着是否没必要,这点精力花在其它的地方不好吗?
看见吕超新闻的时候这种想法再一次冒了出来,整整背了一天一夜啊,每天十几个小时准备那么多天,他说自己还掉了很多的头发,我看了照片,的确,前额已经很高很高了,他可才二十四岁.这样子,除了收获一张证书,还能收获什么呢,对他的事业发展会有帮助吗,这样的记忆会是长期记忆吗,几年之后他会不会把小数点后六万多位忘得只剩六百多位呢?就算还记得牢牢得有怎样呢,有人愿意没事坐在那里听他念这个吗?
所以我想关于此写一篇博客,既然要写,就得自己先想想清楚,可是这么正经地一想,最后的结论,却和我原先未经思考的第一印象整个倒了过来.
一天一夜背小数点后六万多个无序数字,这难道不是一种奇迹吗,这是人类记忆力上的一个奇迹,一个纪录,为什么就不能和体育记录等同起来呢.刘翔破了世界纪录,并为此练了很多年,我只有为此骄傲,不会觉得他不值,而放到智力上的纪录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这可能就是大众和小众,热门和偏门给人造成的错觉吧.
实际上,吉尼斯上有很多看似莫明其妙的纪录,单位时间吃东西啊,用耳朵拖汽车等等,说不上智力,也说不上体力,更不会带来什么事业上的成就.可是反过来一想,为什么生活就要这样功利呢,为什么一切都要有意义,所谓的意义又特指什么呢.
其实这就是生活,每个人在过自己的生活,仅此而已.